阅读历史 |

80.忙活 晋江首发(1 / 3)

加入书签

这一日李用和从王家出来, 整个人都是喜滋滋的。

他已经和老师约定好,过几日就会遣官媒上门,到时候两家的亲事便可以大致定下来了。

李用和怕事情有变, 一从老师家里出来, 也没先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自己之前就打听好的一家官媒处。

他听之前的邻居张大娘说过,这个官媒最是嘴巧, 人也好,给人说亲从不胡说八道,在几家官媒里名声最好。

这一日他上门的时候, 人家家里正在用饭, 不过这位官媒倒是一点都不介意, 招呼着他去了厢房说话,倒是把李用和搞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既然来了, 那到底还是要说正事的, 李用和便也将自己的情况大致都和官媒说了。

官媒听闻李用和是官身, 那位小娘子是举人之女,而且两家已经有意, 便知道自己这趟差事是个好挣钱又轻松的,立刻笑着点头:“真真是天作之合啊, 小官人请放心, 这事儿就包在我老婆子身上了。”

李用和谢过之后付了说媒钱, 又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这才匆匆从官媒家里出来了。

而官媒见他出手大方,更是一路将人送出了门子,看着他上了马车离开,这才回转, 心里却忍不住猜测,这位小官人如此年轻就有了官身,看来倒是个不简单的人物,难道是哪家的衙内?可是刚刚他又说父母双亡,唔,还是得好好打听一下他的底细。

李用和回到家之后,就开始准备起结婚的事儿。

他没有父母帮忙张罗,便也只能自己尝试着张罗了,首先是房子的问题,现在就得相看起来了,同时还有房子里的家具,只怕也得打新的,不过这两样都是长远的事儿,目前还并不用太着急。

现在最要紧的,还得是准备好定亲要用的东西。

李用和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身家,全部身家加起来,一共有一千五百多贯钱,勉强算是个中人之家。

而现在开封府一幢好一点的宅子,就得两千贯上下,他手里这点钱,着实是买房都不够,而且他还不能把钱都拿去买房,自己平日里的生产花销总得剩点。

至于他的俸禄,年奉七十两,换成钱就是七十贯上下,想拿这点钱养家,那是痴人说梦,还是得在副业上想办法。

幸好北宋也不禁止官员做买卖,自己还能有一点腾挪的余地。

不过不管这点钱多么的紧张,该花还得花,尤其是成婚,有些钱是不能省的。

这般想着,李用和从积蓄中取出了五百贯,他也不懂如今的行情,先照着这钱准备着吧,要是后头不够了,再取就是了。

李用和准备好钱,就先回之前住的地方,联系了之前的邻居张大娘,想让她帮着提点一二。

张大娘一听说李用和成婚,也是高兴的不成,立刻二话不说,带着李用和去了坊市采买。

张大娘不是普通的平民,她年轻的时候,也曾在大户人家里做过佣工,很是知道一些大户人家的排场,因此在得知李用和想要稍微隆重一点的想法之后,她便也按照自己的印象,带着李用和四处采买东西。

俩人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把要用的东西大致采买齐全了,同时官媒那边也有了消息,可以上门求亲了。

李用和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欣喜,张大娘见了也忍不住偷笑,并且叮嘱他:“原本定亲要送上一对木雕的大雁,但是好的木雕难得,我记得小郎君弓马不错,或可去猎一对活雁,也是你的一片心意。”

李用和父亲还在的时候,李家家庭贫困,因此当时李用和就曾自己造了弓箭,去郊野里打了些猎物贩卖,这事儿张大娘是亲眼见过的,所以如今才会有这个提议。

李用和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点头:“大娘考虑的很是,我记住了。”

之后他又请大娘用了一顿饭,感激她的帮助,送大娘回去的时候,又买了许多点心给她,大娘推拒着不要,但是李用和坚持要给,而且说这个是喜饼,大娘这才收下。

只是大娘不知道的是,李用和在喜饼中还夹带了两吊钱。

李用和知道自己要是直接给钱大娘肯定不会收,因此也就只能采取这个做法了。

也是感激大娘这么多年来对他们姐弟的帮助。

**

第二日一早,李用和一身新衣,提着礼物,和官媒一起上门求亲。

俩家装模作样的走了个流程,终于交换了八字,也算是将亲事初步定了下来。

临走前,老师还殷殷叮嘱李用和:“如今既定下了亲事,也该好好祭祀告知父母,让他们不要再为你操心。”

李用和应了声是,这才离开。

而等他回了家,也果然在父母灵位前上香烧纸,将自己的婚事告知父母,同时也心中祈祷,期盼这次的婚事能够顺利。

**

没过几日,八字也终于合好了,李用和特意耗费巨资,在相国寺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