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酒酿圆子(四)(1 / 2)

赛后的记者会姜玥没参加。联盟倒是有指名,但被她拒绝了。记者们会问什么问题她心里大致有数,可事实是无论打法风格还是变形武器所牵扯的都不止是她自己,尤其其中还涉及到叶神某位已经过世的天才朋友。姜玥觉得把逝者拉到大众面前任人点评这种事太过缺德,索性罚款一交,躲开了事。

无事一身轻的姜玥此时正和队友们坐在休息室里,一边看电视欣赏队长和副队把记者耍得团团转,一边品尝营养师小姐姐提前准备好的赛后小甜点,每人一碗桂花酒酿圆子。

姜玥捧着碗,一脸陶醉汲取着桂花的香气:“应景哦!今天秋分!”

如果有一种味道最能代表秋天,那一定是桂花。

每逢农历的八九月份,暑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迁日渐消散。南方的街巷公园里,甜腻的香气缓缓铺开。或橙红,或灿金,或莹白的小花一串串的,羞答答的隐藏在墨绿色的宽大叶片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便是桂花。每每花开时节来地处南方的战队打比赛,姜玥总会惊奇于桂花那小小巧巧的身体竟能爆发出如此震天的香气。行人往往只是从桂花树下走过,就会染上一身芬芳。甚至整座城的空气都弥漫着浓郁的桂花味道,不枉十里飘香之名。

所以,农历八月也被称为“桂月”。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山海经》里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之山,便是“多桂,多金玉。”古时的文人雅客们也深爱桂花。欧阳修曾写下“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的诗句,将友人赠送的桂花移植到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王维也曾写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明说心境。李清照更是深爱桂花的样貌和品格,写下“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的诗句,称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桂花的味道则是很多南方游子的乡愁。姜玥的母亲是扬州人。每到秋风送爽的时节,就会念叨起扬州老家那颗已有百年树龄的桂花古树,然后便兴致勃勃的给姜玥的外公外婆打电话,请他们邮寄些自家做的糖桂花。

因此,对于姜玥来说,秋天的味道就是属于桂花的。

取开花后4-5天的桂花,挑净杂质和花梗,再在水里加些盐简单淘洗一下。淘洗的次数万不可太多,否则桂花的香气便会流失掉。

之后,晒干淘洗遗留的水分,一层桂花一层糖的铺在经过消毒的玻璃罐子里,最后用蜂蜜封口,盖子盖严放置在阴凉处,等待时间缓缓将糖化开。

又或者直接熬煮糖浆,里面要加些柠檬汁防止冷却后反沙。糖浆烧开后,将干净的桂花尽数倒入,熬煮到变色,便可封入玻璃罐中。

人们用这样方法将时光与牵挂封存,遥寄千里,往后的岁月就都染上了桂花的浓香。外婆家寄来的大大的玻璃罐内,晶莹剔透的糖桂花宛如一块上好的琥珀,总是让姜玥爱不释手。

亲爹和亲哥都不大喜欢这种甜腻腻的味道,于是,厨房里的糖桂花就成了她和母亲的专属。你可以把它加在任何你想加的地方。复杂些的,可以做成甜点。揉进桂花糕,包入汤圆馅……认真细致的将桂花的香味留在唇齿间。

简单些的,可以加在汤羹里。绿豆汤里加一勺,赤豆汤里加一勺,酸梅汤里加一勺,甚至稀饭里也可以加一勺。用汤勺轻轻搅拌,独属于桂花的细腻甜香萦绕,无比满足。

又或者,还可以更直白些。直接用糖桂花调成蜜水喝,甜香的滋味直直沁到心底,品读属于蜜与桂花最本初的味道。

姜玥伸出碗,让营养师小姐姐再给她加了一勺糖桂花:“是自己做的吗?”

“对呀!”小姐姐给她看随身携带的玻璃罐子,“就是用我们院子里种的桂花做的呀!”

轮回赛训部的小花园里有种植不少桂花树。“桂”和“贵”同音,寓意吉祥,带有“蟾宫折桂”的期盼。显然,在姜玥忙忙碌碌之时,那些金灿灿的小花已然静悄悄的将浮动的甜香洒满她的周身,将滋味融进眼前的一碗酒酿圆子中。

现在市面上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已经没有太大的地域区分,超市里随随便便就都能买到。不过,对于成长在北方的孩子来说,第一次吃到没有馅的汤圆时,依然遭受了极大的精神冲击。

怎么还没吃到馅?这个汤圆居然没有馅?忘了放了么?没有馅的汤圆还叫汤圆吗?没有馅怎么吃?我为什么要去吃汤圆皮……

如上种种疑问在脑海中宛如弹幕横扫而过。事实上,这种小圆子就是没有馅的,吃的是那种糯糯的口感。

软软的,弹弹的,滑溜溜的一颗。小圆子本身没什么滋味。于是,它和酒酿成为了最好的搭档。

老一辈手中大多流传着酒酿的自制方法。外祖父母在寄来糖桂花的同时,也会同时寄来一瓶自家做的酒酿。姜玥素来是把酒酿当饮料喝的,那种柔和醇厚的甜美泛着沁人心脾的微酸,微醺的酒香令人无比沉醉。直到被亲哥夺走杯子,拍脑袋瓜:“小孩儿喝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