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郯县之战(六)(1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025 字 12个月前

曹昂率部赶到郯县时,天已经黑了。

不过城内外燃着大堆的篝火,告诉着世人这座城市,并未入睡。看着喊杀声已然激荡的北门以及那杆代表着曹昂的“骠骑将军”大旗,曹昂不由得湿润了眼睛。

王锜、马铜,二人未辜负自己的信任。

曹昂一挥手,大军入城。

因为是夜里,曹昂下令多置火把,又命三军将士一齐高呼,弄得人声鼎沸,好像有数万人入城的架势,立刻便恫吓住陶谦。

陶谦所部激战一下午都没能拿下北城门,之后马铜率领的骑兵赶到,陶谦便开始慌了。

说到底,陶谦无论是兵力还是身份,面对曹昂皆不占优势,唯有拿下郯县城,才有和曹昂相持的资本。

可好好的突袭战打成了夹生饭,开局不利,便让陶谦的算计落空了。

陶谦正在刺史府焦急地等待着战报,听到北门的吵闹声,立时便让人去打探,过了没多久,心腹曹宏便着急忙慌地跑来,几乎是带着哭腔喊道:“使君,曹昂,曹昂入城了!”

陶谦猛地站起来!

“胡说八道!”

“使君,是真的,章司马送来的消息。北门外人马涌动,声势浩大,有不下两万人。”

陶谦听罢,如遭重击,坐回榻上,久久没有言语。

陶谦不是曹豹,他很清楚曹昂的嫡系都是北地老兵,打过匈奴人的,战力相较于他的丹阳兵只强不弱,此时他手中不过是五千丹阳兵和三千东海郡兵,绝无打败曹昂两万人马的可能。

陶谦是胆大,却不傻。

曹昂下手素来狠辣,他今日反了曹昂,一旦落入曹昂手中,必无生路,可打又打不赢,最好的选择便是与曹昂谈判,体面的撤出郯县,再寻前路。

陶谦倒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狠人,于是陶谦便让曹宏代他去跟曹昂谈判。

听到陶谦这安排,曹宏真想啐陶谦一脸,这时候去谈判,那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搞不好曹昂直接将他杀了祭旗。

可面对陶谦,曹宏根本不敢拒绝,怏怏地便去了。

曹昂入城之后,便坐镇北城门,听闻陶谦派使者前来,曹昂知道自己已经唬住陶谦了。

要想彻底击溃陶谦的心理防线,这时候更不能有丝毫松软。

于是曹昂见也不见,直接让人将其赶了出去。

曹宏听闻曹昂不见,如蒙大赦,屁滚尿流地回去复命了。

陶谦听到这个消息,脸色更难看了。曹昂根本不跟自己聊,说明曹昂有十足的把握击败自己。

这对陶谦不是个好消息。

陶谦反应倒也迅速,曹昂可以不在乎死伤,却不能不在乎郯县城吧!于是陶谦又命曹宏出使曹昂军中,并以郯县城的安危相威胁。

你若不谈,我便鱼死网破。

不出所料,曹昂这次面见了曹宏。

距离曹昂上一次见曹宏,已经快五年了,徐州刺史都换人了,曹宏在徐州仍是屹立不倒,真是个人才啊。

曹宏望着曹昂,心中也是后悔的紧,早知道曹昂能成为徐州牧,当初就该牢牢地抱紧曹昂的大腿了。

“子深(曹宏字),一晃咱们五年未见了,没想到今日再会,竟成了敌人!”

“小人不敢!”

曹宏可不敢自承这个敌人。

曹昂也知道曹宏是个什么样的人,没和他多废话,便直接了当地问道:“陶谦派你来作何的,不会是宣战的吧?”

曹昂说得轻松,却满含杀机。

曹宏赶紧说道:“骠骑将军,一切都是误会,都是误会,我家使君也是以为郯县有贼生乱,这才赶来剿匪的,谁知竟与骠骑将军生了误会。”

曹昂一摆手,打断了曹宏的话。

“让陶谦来见我!”

“骠骑······”

“让陶谦来见我!”

曹宏不敢多言,战战兢兢,脚步却没有动。

曹昂遂放宽态度,对曹昂说道:“子深,我要见见陶谦,你让他来见我。你不必担心,不管何时何地,你我都是朋友。”

“多谢骠骑将军!”

曹宏还想再攀近乎,曹昂已经让人送客了。

曹宏下了城墙,送他的是糜芳。二人都是不受徐州士族待见的土豪,倒也相识。

糜芳安慰了曹宏几句,借着相送的机会,又代曹昂说了一些明面上不好开口的话,言“会照顾曹家”,直让曹宏心花怒放。

只有曹昂有招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