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软红十丈 (5)(1 / 2)

上阳宫阙春秋词 韫秀 1677 字 11个月前

只说陈理成为太子后,有人松了口气,他们以为皇帝是要立楚王鉴,并得到很多证据证明皇帝有立楚王鉴的意向,比如,皇帝五年前就封楚王鉴为黔州大督护,本朝只有皇子过了十八周岁才能加封,先皇时皇帝就曾得此封号,先皇陈源德也曾得此殊荣,虽系遥领,却传递着皇帝对此皇子格外爱惜的信号。

大臣对此敏感不是空穴来风。宫中早就传出,最得恩宠的是纪悦妃,只因她为人低调,皇帝似乎有顾虑也格外冷落她,十多年来有关国典祭祀皆是携殷贵妃主持,而纪悦妃虽得妃号,却是最末等的妃子,仅高于贵嫔一等,每次宫廷宴会,纪悦妃几乎不参加,除非大赦天下、祝贺新春这些场合才偶然出现。实际上皇帝时常在深夜驾临流晴宫与纪悦妃作伴,并将自己最尊崇的一代鸿儒淳于彦指为楚王为师。被任为陈鉴的老师前,淳于彦就早入皇家寺院千鄣山建元寺当主持,楚王鉴每半月以参与佛法为由到建元寺听其讲禅并接受教导,其中所学很多是经史子集,而非外传的修养之法。这件事只有几位大臣知晓,因楚王是在寺庙学习,对外只说楚王爱好佛学,与其生母所好相似,主要为大鄣社稷祈福、为皇帝祈福,大臣也不好明里提出疑议,此外,皇帝虽对楚王鉴宠爱不减,但在政务上并无明显提拔和优待,大臣更不好质疑皇帝了。

铁铁事实前,沸沸传言下,必有人被遗忘。九岁时李贤妃曾挑选学有专长的宿儒陪陈询读书,慢慢陈询养成只爱聚书至万卷、埋首到天明的习惯,除了勤奋苦读,练就博闻强记的本领,还喜爱研读兵书和练剑。熟悉他的人都说“其色郁郁,其德嶷嶷,聪明强记,不复遗忘”,且待人和诚,但他从不刻意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甚至有躲避的嫌疑,如自请担任修书撰史,纯属于自闭门户,加上皇帝总遗忘他,朝野很少有人因他优秀而忌惮。陈理搬进东宫后,他更表现出对太子敬而远之,同时继续和殷贵妃来往,为此太子理对他很不满。

章青砚听说过这些传言,只感叹作为皇子也会负重生存,尤其听陈询说起往事,想他很孤独,与今日的场景形成反差,才初次见面就在她面前流露情绪。想到这里她甚为感激,便微笑道:“听殿下所言,臣女想此地定有很多值得殿下念念不忘之处。”

“这里空旷景明,宜心养性,是我幼时最爱来的地方。”陈询微微凝神,“平日太劳心来这里骑骑马,尤其这时节在昆览湖畔走一圈,甚是惬意。”

章青砚没想到他又在她面前如与故人闲聊,对她一点也不生疏,诧异间不由说道:“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求之东郭,失之桑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只要心境坦荡,简单的快乐亦是快乐。” 她本脱口而出,没想到居然劝慰他。

陈询没想她言下有宽慰意且言辞动听,心下欢喜得很:“姑娘所言极是!俗事纷杂,其实皆为世人求得太多,才一刻也不得安静。若如这山这水,年年岁岁只知道春秋冬夏,其无杂念所往,更不求情之所依、意之所属,那才是真真的心无旁骛。”

这也说到章青砚心里去了,她暗暗点头道:“殿下想必也听过一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5)看您和臣女一样不喜喧闹才远离众人,臣女也斗胆和殿下聊起这些,没想到果然如此。”

“‘时人不识余心乐’——你这句也正说到我心里去了。不过‘将谓偷闲学少年’用在姑娘身上不妥——姑娘需要学少年偷闲么?”陈询忽然调侃,心里没来由的快乐着。

“家父管教甚严,臣女在家不敢懈怠,只外出才得点自在。所以刚才臣女独自来到这观月亭,没想到遇到了殿下。”

本来今日吉旦门婚典后他与陈鉴约好去建元寺听禅,晚点再来公主府赴宴,但为了追随章青砚取消先前与陈鉴的约定,想不到意之所动、行之所至,真的就遇上了她——她像从天外来,一个不小心就再次跌入他的眼里。

再次跌入他的眼里!陈询眼眸闪动,想着自己的心思,抿住嘴角轻轻笑着,想说什么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戌时,章青砚不待婚宴结束就先和宣益公主辞别了。到底是年轻女子,无人关心她何时离开,而且此刻出门的皇族官宦几无,这让追至宣益公主府门前的陈询少了许多顾虑。

章青砚没想到陈询前来送别,本已坐在马车里了,看到他连忙下来。

陈询发现她原本单薄的身体,只裹一件猩红夹薄绸滚白披风,不由朝她的马车望去,车身不大,一团闷青色,四角垂下深绿粗麻丝带,系着四个半大的雕花铜铃,其他装饰一并全无,有一位马夫在前面坐着,她只带了两名侍女、一位年轻护卫,除了那两匹汗血黑驹,无论车样还是随从都简陋至极,便道:“姑娘的随从太少了,让我的侍卫护送姑娘回府吧。”

这话让章青砚深感惶恐。皇子派人护送非同寻常,也曾遇到过献殷勤的王侯公子,但还未学会仔细体会男子的用心,感到惶恐是因为从未有一位皇子如此待她,便表示不敢当,只说章府离这里不远,回去至多半个时辰。见她连连推却,陈询也觉察刚才的话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