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红烛冷帐(1)(1 / 2)

上阳宫阙春秋词 韫秀 1851 字 11个月前

全盛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热辣辣的太阳迎空照耀,到了傍晚下了一场雷暴雨,等到六月二十六日,皇太子大婚的这天清晨,天蓝气爽,地净风轻。

皇城内的大街上都悬挂起红色的灯笼,坐落在树丛、河水中的殿宇楼台,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映着晨阳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出了皇城,但见临近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肆招展,茶坊、庙宇、公廨等门前,粼粼车马早于往日开始川流不息,沥水、洛水两岸的垂柳,在清亮、细碎的太阳照射下老叶新绿层次分明,沐浴着阳光的红砖绿瓦砌成的宫阁阙楼飞檐,稀稀疏疏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紫藤、凌霄,洋洋洒洒地透露出泱泱盛世的自得其乐,又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都城早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历来皇太子大婚,会选在仲春或仲秋气候宜人、万物向荣、稼禾成熟的时候。按照礼部的安排,这次太子大婚应该在秋天,现在提前三个月选在初夏是礼部建议的。储能说司天台算了算日子,今年秋煞不宜举行婚礼,而且到了秋天鲁江渠等也要完工,皇帝有计划再回到越州离宫举行渠成大典,朝野诸事繁杂,其实是朝臣们担心皇帝的身体,且太子提前大婚有助于预防万一。皇帝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担忧,便同意了礼部的安排。

为迎接太子大婚,期盼数日的上阳城百姓们还处于激奋状态。皇太子大婚关乎国家根本,何况这次太子娶的是当朝第一宰相的女儿,这种贵贵联姻的模式,本朝不少见。皇帝似乎也要铺张太子的婚礼,整个上阳城的百姓家都收到一份喜饼和一份绒绸香囊。这是本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向京中百姓发送太子大婚礼品。

婚礼在大元城吉旦门进行时,就有宫闱局派出的使者挨家挨户分发礼物,顿时,京城内外欢腾起伏,有许多百姓聚集在城南宣化街的章府附近等待观看婚礼的仪仗,等仪仗队伍一出宣化街,就跟随着一路追到须岩巷、吉巷,再到到长白坊外围的大道上。这里属于皇城区域,百姓们只能遥遥眺望着皇城和大元城高高的宫墙,七嘴八舌地谈论婚典盛况。

须岩巷素以繁华著称,本朝开国至今富泽四海,京城里的百姓更是家家丰实、户户充裕,今日为了来凑太子婚礼的热闹,临近午时就有很多人在须岩巷的饭馆饮酒用膳,顿巷内人群涌动,彼肩接踵,似在赶庙会,一些江湖艺人也不甘寂寞,抓住机遇赶紧卖艺赚取一些生计钱。

按本朝惯例,太子大婚嘉礼时,去章府迎亲的是册太子妃的正副使,正史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袁辅政、副使黄门侍郎李古名先去代太子迎亲。太子虽被要求未时三刻整装待发,却只要在午时初刻着绯红衮冕婚服在殿中省丞、内苑侍卫、太监、女官的簇拥下,留在大元城吉旦门等候迎亲队伍的到来,再与新娘一起入纯华殿朝见皇帝、皇后。

此刻,章府外早已车如流水马如龙,府里攀结交纳者盈室而坐。那些仆人丫鬟喜娘们三天前就忙得前脚贴着后脑勺,大婚这天府里更是热闹非凡,红红的帷幔,金色的喜字,一起热烈地涌入所有人的眼帘,映照得他们的心也是红彤彤的,私下里窃窃私语谈论着当朝太子,都说长得沈腰潘鬓,风姿挺秀,如此相貌又才华过人,可不是天下女子梦寐以求的夫婿么?偏偏这个幸运的女子就出在本家,那种自豪之情不由溢露言表。

在棋望楼里,章青砚对外面的碎言低语置若罔闻。她懂得自古祸福相倚,联姻太子谁知日后会怎样,且要嫁的并非心中的那个人,只觉烦闷提不起劲来,这情绪感受好似洗心潭的水,下了几天雨,水面涨高三尺,远望仿佛是一团淡绿色的烟雾挤挤挨挨轻浮于水面,看不清具体形骸,实则沉重不堪令她喘不过气。

宫闱局派来的尚仪官为她梳洗装扮,她只默默地配合,由着荃葙、霄环里外张罗接应。尚仪官自是懂得规矩,第一次看到这位闷闷不乐的太子妃,心下好奇也不敢多问,只管按部就班各司其职,谁也不敢与这位寡言少语的新娘多言语。

章青砚被人搀扶出棋望楼的时候,还在神思恍惚,但见一方轻薄透明的红罗遮住半面了脸,掩饰了她落寞、疲倦的神色,却掩不住她怅然若失的心情。她近来寝食朝晡疲乏,常常转枕眼未熟,拥衾泪已濡,叹息控不住自己的命运。今日一踏入东宫,日后如何一片茫然,那太子询虽见过几次面,却谈不上有多入她心底,嫁郎如此,实在违背本愿。

且今日一阵忙乱,刚刚章府里一片的觥筹交错,热闹喧哗,呼啦啦的人语物响,闹腾腾的人情世故,似乎离自己很远,远得心神也已上了云端,仿佛由不得控制与身体分离开来,整个身心又像扯线的木偶任人摆布,逃无可逃,只余下无可奈何的屈从和叹息,且那头上戴的太子妃冠冕和身穿的青绿揄翟礼服似有千斤重,越发有窒息的难受,当要循规蹈矩随着宫闱局唱礼官的指示和引导做着各式礼仪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

荃葙和霄环作为随章青砚入宫的贴身婢女,早早一身宫女装束随伺左右。东宫也安排了八位宫女作为太子妃的傧从,加上章府安排的四位傧从,共十二位陪在她身侧,其后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