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燕云十六州(2 / 3)

加入书签

人侧目:

三将军是想杀人诛心?

对于陈寿的运笔如刀,刘备面色好看,毕竟他算是受益人了。

孔明则是有点忍俊不禁:

“将孙权比勾践……”

孔明摇摇头本想说一句缺德,不过还是留在了心里,但脸上的喜色倒是都能看的清楚。

庞统如幽灵一般出现在孔明身侧,轻声道:

“看来孔明想好如何应对这个盟友了?”

“自然。”孔明点点头:“主公与孙侯有如此关系,自然规矫孙侯心念汉室。”

庞统欣慰的点点头,至于怎么规矫他也不问。

孔明只要能摆脱那种无限妥协的心态就行了。

而且……庞统心中有句话没说出来:实在不行大不了躲进蜀中不出来,熬死他们又有何难?

只要等到司马懿掌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飞则是花了一会儿才捋清楚辛弃疾的意思,只觉得后世文人骂人真可怕,骂的这么难听但还根本听不出来。

这后世不仅种地强造纸强,甚至骂人也强啊。

不过就是全用来斗嘴皮子了,这打仗貌似一点都不行啊,甚至令人生气!

“俺老张家乡竟被割让出去了?!”

虽然不知晓燕云十六州在哪儿,但燕赵之地,幽州有燕州之称,以及云字打头的有云中郡。

只需要略略在地图扫上一眼,张飞便能做出一个稳当的猜测:

家没了。

“此前光幕不是有称宋与那蒙古在襄樊僵持,俺还以为只是丢掉了。”

张飞大怒:“没成想竟是主动给割让了!”‘

“而且还拿这种腌臜之言来掩耳盗铃!还有利?俺这个老祖宗只想一矛连他带蒙军一块儿戳死!”

赵云苦着脸不说话,他总觉得自己老家多半也危险的很。

“这宋,骨头忒软!”张飞总结:

“大哥,还得咱自己打回去才是正理!”

……

独享割地之利之言也让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这宋朝君臣竟俱如此厚颜?”

李世民现在只想看看那所谓的数百字长篇大论是怎么论证的:

“燕云俱无,那胡骑岂不是可以长驱直入中原腹地?百姓如何得安?”

难以理解,李世民拧着眉头想了又想感觉都没法明白。

看着大家在那儿拧着眉头沉思,侯君集选择挪过去问房杜:

“这宋之一朝,是个如何情况?”

魏征也在一旁悄悄支起了耳朵。

“文风昌盛,武备松弛。”

房玄龄给了自己的印象。

“宋之天子不当人,忠良热血难报国。”

杜如晦更加直言直语。

沉思中抬起头的李世民幽幽补了一句:

“其国祚为异族所灭,军民投海殉国,颇为壮烈。”

那时候他看光幕还没多久,当时还以为这宋多么武烈,异族多么强悍。

如今看来多半都是自己作的。

魏征搞明白之后也颇为鄙夷:

“光幕称其为三苏,可见乃是宋朝名臣。”

“出此言还为名臣,可见其国无救秉性。”

众人一起点头。

割让十六州都能吹成无耻而享利,那陛下的渭水之耻岂不是能吹成一场大胜?

但这话要是在陛的那一面。

杜如晦倒是幽幽道:

“若是如此看来,那孙仲谋若生于宋,也许确实算得一世明君?”

众人摇头,一时间很难想象。

“克明之语略显夸张。”

【曹老板对年轻的孙权多赞叹,那么他自己儿子到底怎么样?

这里就又要请出来阴阳大师陈寿了。

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这些都是好话,描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青年,而非一个帝王,但这恰恰就是陈寿对于曹丕的评价。

陈寿顺便还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

旷大之度,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

同样是十六个字,只是可惜,这两行评价之间的衔接词是“若加之”。

这个评价就像傅玄对刘晔的评价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