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两大一小同生死(1 / 2)

加入书签

inf

甘露殿中李世民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好消息,今年正好就是贞观五年,提前知晓今岁和明岁无灾,可以让他和群臣提前松口气。

坏消息,从贞观七年起有连续二十余年的灾年。

两种心情在李世民心中交错撞击,最终还是对将来灾年的担忧更胜一筹,使得他不知不觉长叹一口气。

也就好在此时尚且是贞观五年初年,距离这二十六年连灾尚且还有两年的太平。

杜如晦此时提前知晓今年无灾情,便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毕竟如今一方面需要支持前线李靖与吐谷浑作战,若是后方再生天灾,那今年多半是要忙破头的。

这个消息至少代表了今年能不用再提心吊胆生怕老天整个大活儿,因此杜如晦眼见陛下表情便笑着宽慰道

“大家,至少我等有今明两年时间护林固土,如此或能将不少天灾提前消弭。”

杜如晦的这个说法让李世民缓缓摇头

“灾祸非出于天地,乃人自酿也。”

老实讲后世说的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道理。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人人皆懂。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更是黄口小儿都知。

暴雨时山林难溃散,平田易涝毁更是人人都见过。

但最终真的落眼于山林上又反无人能够察觉了。

伐林垦田,解一日之忧,毁百年之业,造千年之祸,遗后世而不绝,殃及子孙也。

将这件事记挂在心上,再瞧了眼房杜的文字记录,蝗虫那腥涩的味道似乎隐隐又在口腔中弥漫了上来,这让李世民赶忙摇了摇头,旋即就看到了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这北京应是明朝的那个北京……又是在何处?”

周朝时洛阳便有东都的称号,故而此前听中晚唐之事,对洛阳这东都的称号李世民也觉得理所当然。

东汉时长安亦有西都的称号,因此西安这后世之名李世民也能接受。

此外从后辈对三国的漫谈也知晓了金陵后来成了南京,考虑到其控扼江水勾连东南,也算合理。

但北方竟还有地方能做京城,而且被后世这共和国沿用?

李世民对前者表示惊叹,对后者则是从长安人的角度略有不服且好奇。

这北京都城究竟有何优势能令后世青睐?

而且成都壮美,西安瑰丽,那这北京城该是何等盛景?

这个问题自然无人能够回答,最终站在甘露殿,李世民也是真心实意感叹

“不能亲至后世一览,何其憾矣!”

……

而对于这唐朝的遭遇,汉长安诸人的反应就非常的直白。

“好歹毒的老天!”马超惊呼。

“好令人叹服的贞观君臣!”孔明真心实意轻叹。

然后马超毫无意外被张飞屈指弹了脑壳子,赶忙捂着嘴蹲下抬头,生怕这光幕听到此话闪烁两下让光幕灭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已经放弃治疗的刘备也明白孔明的想法。

毕竟这么看下来,这初唐顶着天灾还能内外兼治丝毫不乱,君臣皆能称能也。

“这唐朝还真是热闹。”

屈指弹完马超之后的张飞兴致勃勃

“外有开边不停,内有天灾难平。”

“前有太子之乱,后有女帝入宫。”

刘备忍不住学着张飞,屈指在他摇头晃脑的脑壳上弹了一下

“满嘴骈诗,汝欲考博士乎?”

厅内顿时一起大笑,庞统与张飞共事最久,当即也跟着孔明感叹为其分担火力

“我都不知该说这唐初气候太过优渥,还是该赞这开唐君臣太令人叹服。”

其他人一起点头,简雍也是叹道

“不过其能心系百姓,愤而口吞蝗虫,此真乃古之第一也。”

事实上光幕对这个曾赞为千古一帝的帝王本身所说的并不多。

平天下乃是一笔带过,治天下也多说将星、能臣之功。

但事实上想一想能统御如此多的英才反而更能说明其能力。

而这因心系民生而口吞蝗虫之举,亦是古之未有也。

一旁的张飞感觉简雍说的很有道理,同时也是满眼的若有所思

若论心系民生,兄长绝不能输!

【如果将时间点沿着初唐往后推,安史之乱其中也有着比较明显的气候变化的影子。

纵览从唐初到唐亡,整个北方游牧民族受气候的驱动十分明显。

回看中国古代气温变化图,隋唐第一个明显的气候变化时间处于开皇之治时期。

这个时期北方的突厥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内乱。

以金山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 邪神竟是我自己 重生七零,我把糙汉老公拿下了 七零赤脚女医 长生从娶妻开始 吞仙 绝代医圣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叶无道徐灵儿 妻妾同娶?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