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1 / 3)

奉先殿在紫禁城的东面,分前后两殿。原先是前朝祭祀的地方,记得好像于康熙八年重修过,但如今还是前朝的样子,所以略微有些破败。

如今改天换日,朱明王朝的宫殿变成了爱新觉罗家的家庙。

每逢重大节日,如元旦、清明、万寿圣节等均在奉先殿上香行礼。祈求海清河晏,五谷丰登。

还有就是册立、册封等也要来这里焚香祭祖,告慰先辈。

因为今天只是册立新后,所以并没开前殿,一行人只在后殿梵香祈祷,宣读圣旨即可。

繁琐的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种规模的仪式自有定式。虽然她是主角,但需要琪琪格做的并不多,她只需听指挥按规矩行礼就好。

这是琪琪格第二次来到这里。

上一世的少年琪琪格初来乍到,如履薄冰,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只是按照规矩上香,磕头,不敢多行一步,不敢多看一眼。

这一世的琪琪格……

笑话,她在这座皇宫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从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到悲苦可怜的青年,再到安详和善的,子孙绕膝的晚年,她熟悉这里的一切,她和这里不可分割。

只是如今的她情况有些特殊,有些像话本里的借尸还魂,但又不完全像,她本该死去,却有回到了过去的自己身上。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她本应该在奉先殿里面等人供奉,却不小心站在了外面……

"咳咳,"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声轻咳唤醒了神游天外的琪琪格。

"怎么了?结束了吗?"琪琪格瞪大眼睛无声发问。

原来外面的仪式已经结束,其余众人已经退了下去,只余天地最尊贵的夫妻二人站在大殿门口。

作为新后,今天的琪琪格需要进入殿中,给祖宗们磕头上香。

从这里走一趟,她才算是真正的嫁进了爱新觉罗氏家,是上了族谱的媳妇。

扭头示意琪琪格跟上,顺治皇帝率先向内走去。

后殿颇为空旷,迈过高高的门槛,一抬眼就看见的摆在正中央的三层供桌。

明黄的绸子铺在上面亮闪闪的。最上面的供桌的上摆着的排位虽少,但却是这里的主角。

因为绕殿一周摆满了常年不熄的长明烛,所以殿内一点儿也不黑。

可以清楚的看见,左边的排位上刻着:弘文定业高皇帝。

右边的牌位上刻着:隆道显功文皇帝。

大清刚刚建国,自己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供桌供奉的是只有他的父祖两代。剩下的是他们都妃嫔。

这里有他的亲人。

顺治帝恭敬的跪在地上磕头,

第一下,

汗阿玛,孩儿又来看您了,

儿又娶了新妇,

还是博尔济吉特氏,

这回是是淖尔济的女儿。

第二下,

汗阿玛,孩儿好想您,

儿臣想当个好皇帝,

但皇帝难当,

大清的皇帝更难当。

第三下,

汗阿玛,

满汉之争刻不容缓,

蒙古却虎视眈眈,

江南动乱不止,

接下来该怎么办,

儿不知道啊……

福林深深的拜了下去,久久不愿起身。

从排除万难决定废后,到不得不再从蒙古各部遴选秀女,直道昨日大婚,这一年多与满汉群臣的推拉逶迤,让顺治身心俱疲。

世人只到皇帝好,皇帝是天底下最威风的人,金口玉言,一言定人生死。但只有坐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难。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美人岂是那么好享受的。

诺大的紫禁城,只有这奉先殿成了自己唯一一个可以倾诉内心,而不担心隔墙有耳的地方,一个可以暂时放下戒备,不用时时硬撑的地方。

当然如果博尔济吉特氏不在旁边就更好了。

琪琪格上完香后,就盯着供桌琢磨起来,在她死后必然也是会被放在这里的,会被放在哪里呢?

不知玄烨给她定的谥号是什么?

"你看那边干什么?"

清朗的男声响起。略带疑问。

"我觉得我会被放在那里。"

琪琪格指着桌子的西面肯定的说道,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我死了以后。"

顺治帝不由嗤笑出声,"你一个小孩子,想些什么,生生死死的事,不该现在的你考虑。"

不该考虑吗?

也对,必进八年后被摆在上面的不是自己。

再说,母由子葬,自己的后事,玄烨定会安排的好好的。

重生到现在的琪琪格对顺治帝实在是没有什么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