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胡同(2 / 3)

加入书签

当然,这些事儿,她并没跟谁分享过,却足以凭着一声“哥”吊着江过,让他尽量“本分”起来。

这份付出,明显让叶舟在邺城江家的生活改善显著。

赵玉娟简直离不开她,江之皓逐渐也会给她零花钱。

邺城的校舍漂亮,同学有爱,老师关照,城里的生活让她适应地再不想回到从前的日子。

然而,只有一个人跟她不对付——江过。

从第一面,他似乎就讨厌她。

反正,她也看不惯他,她根本不在乎。

在老村里,叶舟从小就听过被骂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她可不这么傻。

江过心里把她骂烂骂透她也不在乎,毕竟那个人一开始就嫌弃她,无非升华到更加嫌弃。

而且这也算是彼此彼此。

他们上学从没一起走过。

同一屋檐下,除非饭点儿,连出现在客厅的时间都完美错开。

叶舟好像个小侦探一样,在学校里时常出没在六年级的走廊里。

对她而言,学习的意义早已不是所谓求知,仅仅是为了讨生活,因为她需要看得懂六年级的各种试卷作业,因为她需要源源不断的掌控“把柄”。

四年级结束,也正因为这么个不纯粹的目的,叶舟已经从看不懂拼音的吊尾车干到年级前茅。

她的精力不能仅仅用在学习上。

她的侦探笔记里,江过成绩一般,但桀骜霸气。

在学校,江过个子高,长得帅,穿衣时髦又整洁,浑身散发着异于同龄人的酷拽。

六年级的圣诞节已经有女生唱着外语情歌跟在他身后。

寒假,还有个短发女生送给他一罐纸叠的星星。

下学期,又有两个隔壁班的女生上课传着写满“江过”两个字的纸条,被抓扣分。

……

叶舟连女生的名字都记得清楚,只不过,跟学习无关,这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事儿,她并没打算拿来要挟。

一方面也是赵玉娟最近回家越来越晚,她貌似已经并不太关心自己儿子吃得够不够营养了。

这一年,江家手里的股票疯涨,转眼间从八年前的“万元户”,摇身变成邺城小有名气的新时代土豪。

邻居们传言江家在千禧年家产能上百万。

十一岁的叶舟,出挑的多了几分少女模样。

零花钱被她攒起来,悄悄给自己添置几件运动装文胸,却没找到机会穿起来。

她依然齐肩短发,待在家里也是一身青葱色的校服不变,但她渐渐看得懂赵玉娟半夜推门出来,满脸疲惫神情里藏不住的厌恶。

四年级的七月,期末考试结束,叶舟早早回到家里。

江过说是去朋友家,家中只有她和江叔两个人。

江之皓像是没注意到她在厅里来回晃悠,只一个人顶着一张理我远点儿的脸,对着一堵墙在喝闷酒。

半夜十二点,赵玉娟才回家。

站在门口换鞋,没等叶舟送过来学校的成绩单,她张口就问:“今晚他喝了多少?”

“江叔喝了半瓶剩下的五粮液,一杯二锅头,□□瓶啤酒。”叶舟对答如流。

“他没说什么?”赵玉娟柳叶眉微蹙。

“江叔反复说,‘一定行,这次一定行’,具体没太听清。”叶舟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眨眨眼睫显得伶俐可靠又诚恳。

赵玉娟轻叹口气,径直往屋里走。

“我哥他今天……”还没回来。叶舟说不上有多担心,只是,家里突然少个人,也有些怪异。

“我累了。明天再说。”赵玉娟推开卧室门已经进去,头都没回,“你也早点儿睡吧。”

叶舟路过客厅,瞥过趴在桌子上醉宿的江叔。

“一定行。”这几个字他的确一直重复着,然而并不是自言自语,电话另一头叹气的声音,叶舟也听得清楚。

从第二天开始,这屋檐下的两个大人就进入了冷战期,一开始几天彼此保留一份尊严,相互绷着只是不说话。

没过半个月,半夜从卧室里传出一阵阵尖锐的争吵声。

“你行?笑死!你哪样行?你行过吗……”

“有本事别萎啊,赔进去的钱能回来吗!”

一串串刻薄的笑声在安静黑夜里格外刺耳惹人。

有些话太难听,就算叶舟不想听,也不可抗拒的撞进耳朵。

“照照镜子多低头看看,你自己能撸直?”

江过六年级期末语文交白卷的事儿,叶舟没再要挟他什么。

《我的父亲母亲》,很普通的一篇半命题作文,就算是叶舟,她也会按照套路随便编上去几笔,猜不透江过怎么就跟一篇作文过不去。

江家是学区房,反正有学区划分的初中可以念,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至于辍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