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宫皇后(1 / 4)

谢皇后入宫十余载,刚开始久不受孕,宫里的御医们诊断都说身子无碍,可能是缘分还未到,这缘分属实难等,五六年过去还没有消息,谢家坐不住了,找寻名医送进宫,名医确实有俩把刷子,开出的药方立竿见影,谢皇后很快就有孕,名医功成身退出了宫,没成想这胎未能坐住,两个月不到就流掉了。

那名医再次被请进宫,重新拟了方子,谢皇后再次有孕,这次谢家不肯让名医出宫,必须等皇后成功诞下麟儿才行,景帝只能捏着鼻子给这个名医封了一个的小官,留在尚药局中。

眼看皇后肚子月份日渐大,这胎算是稳住了。

可是意外再次发生,八月大的时候皇后流产,因月份太大,伤及母体,皇后再不能怀孕。

谢皇后不愧世家出身,消沉一阵子便如以往那般管理后宫事务,看顾皇家血脉。她确实有母仪天下之风度,后宫的皇子公主只要生下来,大部分能平安长大。

有些出身低微的妃嫔打过这样的算盘,想把自己生的皇子送到皇后膝下教养。

皇后一点不委婉,声明除非生母不在,且皇子不足两岁,否则绝不收养。这就让那些想把谢家拉给儿子当助力的妃嫔死了心,毕竟想让儿子当皇帝,是为了自己能成为皇太后享尽荣华富贵,而不是躺在棺材里成为一具尸体。

直到一年前左右,符合条件的皇子出现了。还不等皇后开口,景帝便主动下旨把十二皇子给皇后抚养,并贴心地严令宫内不许谈论王美人。

虽然此举一点用没有,毕竟知道十二皇子生母是王美人的不只是宫城内的人,还有满朝文武百官。

景帝原本就没打算真的封住这个口,只是做给皇后和谢家看的。

谢皇后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自从她成为皇后以来,景帝给足了她皇后的尊崇与地位,即便是宠妃犯错,皇后要罚,景帝都不会袒护说情,更不会阴奉阳违违背皇后的旨意。

谢皇后很知足,这样的帝后关系,足以流芳百世。

李小凤却知道,这些所谓的“宠妃”不过靶子而已。

真正的宠妃却是那位安分守己不争不抢,甚至恩宠都不多的韩昭仪。

而这样的帝后关系,在六皇子成为太子后,终究维持不下去了,谢皇后失去中宫大权,长期幽闭宫中不见任何人。

而十二皇子,李小凤这具身体的同胞弟弟,最终被六皇子下了黑手,命丧黄泉。毕竟被皇后亲自抚养的皇子,约等于嫡出,是储君之位的巨大隐患。

谢皇后已经不能保护十二皇子,听闻噩耗,哀痛欲绝,没多久也去了。

景帝表面悲伤,实则欣喜若狂,中宫悬空,他终于可以扶持他的婉儿成为皇后。韩昭仪没有接受这样的安排,她一张口就是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让景帝感动不已,为了表达他的爱意,他立韩昭仪为皇贵妃,而且下旨不再立皇后。

李小凤想着想着便到达谢皇后居住的立政殿。

这次很顺利,还未通报,就有立政殿大太监周宏亲自迎李小凤入宫,直接将李小凤引至内殿。

谢皇后穿着常服,正拿着拨浪鼓逗十二皇子。

谢皇后见李小凤进来便将手中的拨浪鼓递给身边的宫女,定睛打量李小凤几眼,见她需要搀扶才能勉强站立,面露不忍,开口免掉李小凤的礼,并赐座。

李小凤也不客气,实在是站不住,谢了恩赶忙坐下。

谢皇后再次开口,语气温和,“你身子将才好转,何苦到处折腾,没得再累病自己。”很显然,她知道李小凤去见景帝被拒之门外的事情。

李小凤早就编好说词,“母后容禀,母妃仙逝时,儿臣重病在床,甚至不能亲自为母妃送行,让母妃孤苦伶仃去了,实乃大不孝。如今上天垂怜,让儿臣身体好了起来,儿臣便想出宫去皇家寺庙为母妃守灵祈福,也让母妃坟前有血脉祭奠,不至于黄泉路上孤苦不安。”配上李小凤这副病容,真是效果加倍,闻着心伤,听者落泪。

谢皇后沉默片刻,示意身边宫女,“把十二抱给越阳瞧瞧。”

李小凤将想看又不忍看的样子演绎得相当到位,看了一眼仿佛被烫到一样挪开视线,低着头声泪俱下,“十二有母后亲自抚养照看,母妃泉下有知,定会安心。还望母后能成全儿臣最后这点心愿。”

谢皇后看着李小凤,“你想出宫去皇家寺庙,那与谢晖的婚事该如何呢?你还有两个月就及笄了,礼部已经呈上了诸多婚礼事宜等着本宫的旨意。”

李小凤将江太医的诊断说出来,“儿臣这身子实在难以承受大婚的诸项礼仪,还望母后做主,将婚事延期。”

谢皇后很意外,“本宫记得越阳十分期盼嫁给子湛。”

李小凤露出悔恨之色,“以往是儿臣不懂事,谢公子明明前途无量,却被儿臣耽搁了,儿臣不但丢了皇室的脸还连累母妃被父皇惩罚,害得母妃......”呜咽起来,断断续续,“儿臣已经不想嫁给谢公子,只是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