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没法哄(1 / 2)

苏云念给这些退伍兵定的工资是每个月工资六十块钱,每天上八个小时班,要是需要加班另外还有加班工资。

厂里包吃住,每月有四天假期,每个季度还有两套工作服。

到年底了,如果要回去探亲,每年还可以报销一次来回车费,如果不回去,那些路费就当奖金发给他们。

干够一年,每年发两个月的工资当奖金,干够三年,要是想把家里的家属接到京市,厂子里帮着迁户口。

以后的工资也会随着工龄的增长往上调,过年过节也会有相应的各种福利。

陆知行的这些战友,整体年龄还是偏小,大多在二十到三十之间,只有少数几个三十出头的,听说嫂子给开这么高的工资都诧异不已。

他们有些是才退伍不久的,当然知道京市现在工厂里正式工的工资,虽然也有五十左右,但人家不包吃住,更别提还有衣服。

除此之外,他们这些人还有奖金、探亲假和路费和各种福利,这简直高得让他们不敢相信。

他们这么多号人,一个月的开支就不少,生意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嫂子就不怕亏本?

冯大鹏站在前面看着他们,完全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

他刚来的时候也跟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他严肃地道:“嫂子每月给咱们这么多钱,咱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干,谁要是敢做出对厂里不利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后果。”

大家听了冯大鹏的话,也一脸严肃地道:“厂长,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不给(连长,营长,团长)拖后腿,咱们都是军人,忠诚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咱们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厂里的事。”

冯大鹏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已经被苏云念任命为厂里的厂长。

苏云念打算过段时间再找个人给他当副手,这样两个人一个管厂里的生产,一个管外面的销售就很完美了。

但是因为这一季节的瓜果已经下市,苏云念倒也没那么心急,只让他们慢慢做,把厂里的卫生和铺子里的卫生先打扫好。

想着今年的瓜果已经下市,她也不能光把厂子晾在那儿,就抽出一天来跟冯大鹏商量了一下。

本来她还想做肉罐头,但冯大鹏提醒她,现在虽然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天天吃肉还是很少有家庭能做到的,而且真要做肉罐头的话,生产成本也会增㘡,到时候他们的厂子非亏本不可。

既然是

过了这个水果季节,不如想点别的生意做一下,这厂房先放着,看看可不可以开点其他铺子什么的。

突然他又像想起什么一样,道:“这些军人里有原来在炊事班的,他们包包子和饺子很有一手,不如先做这个来卖。”

苏云念点点头,“光卖包子饺子种类也太少了点,你云问问还有谁会做糕点的,也可以放在一起卖。”

冯大鹏点头,“是,嫂子。”

然后,苏云念的罐头铺子没开起来,饺子铺倒是先开起来了。

不但有各种馅料的包子饺子,还有些常见的糕点。

苏云念把那个面积大点的春安坊铺子做成了饺子铺,里面不但卖熟饺子,也卖生饺子,就是那种买回家里自己下的饺子。

由于包饺子的工人都是从部队下来的,饺子包得皮薄馅大,虽说一碗利润不大,但时间长了,卖出去多了,总的利润也不少。

再加上苏云念专门在厂房里隔出一块地儿,当做制作点心的作坊,又开了家点心铺子,生意也挺好的。

后来看点心铺子生意不错,苏云念又引进了多点的设备,把点心作坊扩大了不少,同样的,点心种类也更多了起来。

而且在这时候

,在羊城的罗放打电话来说,他们在车站附近开了个服装批发店,找了个当地的小姑娘帮着卖衣服,但还是希望能有几个男人帮着看店,也是巡视的意思。

苏云念把这事跟冯大鹏提了提,冯大鹏说他们这几个退伍兵中有家就在广省的,问问他们想不想回去,要是想回去,就到那里帮着看店。

苏云念却摇头不同意,“既然他们都已经到了京市,再让他们回去就不大好了,而且现在我这里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也不差那么一两个人。”

她把这事跟苏云平提了提,苏云平想了想道:“我在羊城也有几个战友,很久没联系了,也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苏云念听了就知道她哥的几个战友混得并不好,就说道:“如果是值得信任的,哥你就让他们到店里报到,我让罗放他们带带他们就。”

“都是军人出身,哪有什么不可信的,你要是信不过,我让他们先到京市来一趟,你看着考察一下。”

“这就没有必要了。”苏云念连忙摆手,“我相信哥的眼光,何况,在我眼里,战友情是最纯粹的一种感情。”

晚上,她回家的时候,意外发现陆知行已经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