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炎帝国的任命,形态的转变!(1 / 3)

李宽点点头:“确实,爱卿言之有理,那….其他地方呢?”

话音落下,众人议论纷纷。

朝堂之上,就跟是菜市场一样。

不过,

李宽也不急,很是耐心的等着,这些事情可不是小事。

过了注香的时间,郭守敬开口道:“陛下,臣等商议者,不如把曾经的梁国城池,也就是炎都和周围的四个城市,划分为一道之地,雁云城统领整个草原,可化为一道之地,辽东城,外加雁云城和辽东城中间这么一大块土地,可为一道之地。”

“如此,三道之地,相互联系,相互统属,也没有分割之感。”

“刚刚,臣等也都有过争议,那就是雁云城要不要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但后来,臣等还是达成了共识。”

“草原太大了,我大炎之前,对草原也没有任何的建树和控制,若是单单把草原画成一道,恐怕会增加大大的割裂感,可若是设置雁云城为首城,统帅整个北方,这不仅会对草原的控制大大增加,还会让雁云城起率领作用,和内地的联系,紧密起来。”

郭守敬缓缓说道。

李宽闻言,微微颔首。

“那….这三道之地名字,可想好了?”

李宽说道。

“陛下,不如,雁云城周围的地方叫做大炎道,雁云城城和草原联系中,这途中广袤的土地叫做苍茫道,辽东城所在的道州,名叫炎东道。”

“陛下,如何?”

郭守敬沉声道。

李宽皱了下眉头。

扫了眼众人,心里发苦。

这群家伙,一个个的都是起名黑洞啊。

这叫什么名字啊?

“大炎道?这不行,若是说起来大炎,是指我大炎还是大炎道呢?”

“还有,苍茫道,炎东道,太拗口了。”

“大炎道,就叫顺天道,苍茫道嘛….对了,苏武牧羊于北海,这是有典故的,苏武被俘后,坚守大汉气节,拒绝了匈奴人的重金赏赐,宁死不详!苏武孤身一人,面对着荒无人烟的北海,却能做到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

“如此….多么高尚的情操,为了坚守,不吃匈奴人给的羊,这在他心中,是认为一旦吃了匈奴人的羊,就代表着有了归降匈奴的意愿,他所坚守的一切也就成了大大的笑话,所以说,宁愿自己动手,也绝对不动匈奴人任何东西。”

“如此气节,难道不值得记念吗?所以,苍茫道便更改为北海道吧,如何?”

李宽长叹口气,目光深邃,缓缓说道。

苏武!

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

正是如同苏武这般的选择,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身影,融合于一起,铸就了这个民族的魂。

说起来,李宽心中动容。

北海道。

这个名字似乎就是为这片草原而生。

李宽也是要告诉天下人,天下之地,皆是我汉人的土地!!

北海道!!

众人听着这话,连连点头。

确实!

曾有苏武牧羊,如此,用北海道来代称,妙不可言。

“好好好,陛下,就以用北海道来称呼,妙!妙!!”

郭守敬自语数下后,双眸明亮。

“陛下英明,臣等实在是拍马难及!”马屁精和珅朗声道。

李宽看了他一眼,无奈一笑。

随着帝国的扩张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而也正因此。

曾经大炎这座….无比具有梦想与理想色彩的帝国,也已经是人员不同与甬杂,拥有了大唐朝廷那一种人情社会。

当然,

这个苗头还小,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定当席卷整个朝堂。

而人情社会嘛,商业互吹,甚至和珅这种疯狂拍马屁的,都是人情社会的手段之一。

说起来和珅,也是很会做人。

甚至整个帝国,都没有比他会做人的。

当初大炎初立,百废俱兴,和珅看到具有梦想与理想色彩的百姓与官员是那么多,所以主做实事,很少拍马屁这一类。

而随着帝国的壮大,他的拍马屁与走动其他官员家里,拉拢关系的行为,也是越来越频繁。

这一切,李宽都看在眼里。

整个帝国在朝堂上的官员情况,他都了若指掌,只因他治下有一只特殊的部队。

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而这一只部队,主要就是监视百官,然后向他汇报。

和珅的情况,他是重点关注的。

对于和珅的行为,他不会进行打压。

大炎从理想色彩逐步向人情色彩转变,他也不会打压,只因这是没办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