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 御驾亲征(1 / 1)

加入书签

蔡坤思考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丞相,寡人决定御驾亲征,到时候蔡国这段时间就交给你来负责打理一下,顾雍,甘罗此二人你可以好好的培养一下;

秦国以商鞅变法以法治国,我蔡国也必须依法治国,这件事情就交于你了,这一次我决定带着周泰,邢道荣,陈庆之这三人一起前去;

顺便林则徐也是说安排他继续和大宋那边进行交易。”

李斯听完之后点了点头,但随后开口说道。

“陛下这一次务必要小心一点,这南匈奴也并不是什么容易解决的小角色,虽然早在千年之前,大汉皇朝已经把匈奴打成两个部分,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南匈奴的整体实力不如北匈奴,但他们的单于刘豹也是武皇一星强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南匈奴才可以在诸侯之中存活到现在;

有实力消灭南匈奴的分别是楚国以及卫国,之前卫国凭借着中立国的人设,将背后还有大周王朝,因此没几个国家愿意去打他;

再加上也没几个国家有这个实力,要是攻打的卫国,就相当于要和两个王朝同时开战,大周王朝明白唇寒齿亡的道理;

因此卫国保持着长时间的联姻关系,加上卫国也是人才济济的大国,例如商鞅之流不在少数;

先不说卫国大将军卫青,就说卫国有名的武王强者荆轲,听说他手上有一把鱼肠剑,虽然短小,但是锋利无比;

那是吴越名剑之一,达到玄级巅峰,他还自己创造了一套鱼肠剑法,荆轲乃是武王境界九星强者,同时也是有名的杀手;

据说是在他手上的武王强者,不下五位,正是因为如此,才被人给敬畏。”

蔡坤听完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蔡国还是太缺乏人才了,我决定设置一个文才书院,挑选一些有才干的寒门子弟进入其中学习;

除此之外再设置一个武学书院,让那些在军中立有军功之人,进入武学学院内学习,如果拥有军功之人不幸死去,这军功可以由后代继承,世袭罔替。”

李斯听完之后开口说道。

“陛下这个主意好,目前我蔡国没有什么贵族干扰,毕竟自从当年那一战之后,贵族几乎死伤殆尽,哪怕有都已经投靠了楚国;

现如今蔡国旧土收回,这些人如果重新想要返回蔡国,陛下大可直接问罪,他们即然可以投靠一次,也可以投靠第2次,此不忠之人不可用也;

除此之外,那楚王当初还暗中拉拢我,陈表面上愿意做他的内应,实际上也是想借机了解楚国的动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与陛下说明。”

“丞相的忠心,寡人是清楚了,如果不是有丞相,从中周旋,我蔡国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收服失地;

只不过用不了多久,楚国一旦安定下来,恐怕就会找我们的麻烦,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和曹国以及郑国结成联盟;

但是我担忧的是郑国这个胆小的国家,究竟愿不愿意和我们站在同一战线。”

李斯思考了,片刻说道。

“若是他们不愿意的话,到时候就联合韩国,曹国,三国同时攻击郑国,先把他给消灭掉,曹国其实一直都想吞并周围的国家;

但是考虑到周围都是姬姓国家,如果动手的话,会遭受到其他姬姓国家家的忌惮,因此才迟迟没有动手,但如果郑国不识抬举,那就是相当于背叛的姬姓国家;

曹操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郑国唯一的大将就是郑成功,据说此人曾经是东海蛟龙门的弟子,达到了半步武皇境界;

可以说是东海蛟龙门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弟子,原本都有可能成为蛟龙门的门主,但因为是郑国皇孙不得已,只能重新回到郑国;

现如今郑国的国君是他的哥哥,郑国内部有不少人准备把下一任的国君定为他;

若是由他来成为国君,郑国恐怕就可以重新昌盛起来。”

蔡坤听完之后直接开口说道。

“想当初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家,蔡国曾经和晋国发生过一些矛盾,结果郑国派兵攻打蔡国,自那之后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就已经是到达了冰点;

在那个时候,蔡国和楚国的关系反而倒是很好,楚国派兵攻打郑国,郑国不敌,投靠楚国,结果晋国大陆攻打郑国;

结果就这样子,郑国在两个大国之中来回被打,来回投降,如果不是后来三家分晋,郑国恐怕也不能维持现如今的诸侯国之位;

郑国内部贵族派系太多了,郑成功如果成功上位的话,恐怕就要对这些贵族下手,少说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郑国不成大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