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汉朝匈奴公主和亲(1 / 2)

【汉朝与匈奴的和亲的过程中,为何汉朝只是出嫁公主,而不是娶匈奴的公主?】

秦始皇看着公主和亲匈奴,“这就是取代秦的汉朝。”

自己派兵抵御匈奴,可从来没有想过用女人来安抚匈奴。

秦朝的将军也是瞧不上与匈奴和亲,大不了就是和匈奴一战就是。

汉朝刘邦想着自己白登之围,“不过是权宜之计。”

之后不管是吕雉、刘盈、刘恒、刘启当朝之时,是自己不想打吗?要么打不过,要么势均力敌,匈奴打完抢完就跑,城池倒是固定之所,没有什么胜利,能怎么办?

武帝倒是已经准备着和匈奴一战,只待万事俱备,就是匈奴的死期。

汉朝其他的皇帝听到和亲的事情,倒也没有太大感觉,毕竟是祖先的决定,自己也不能去说祖宗不好吧,太不孝了。

(你如果是一个皇子,母妃是匈奴公主,你外公是单于,随着年龄长大,看中了太子之位,此时你的外公说可以帮你。)

不只是汉朝,其他朝代的人也带入到这位皇子的想法中来,发现确实可以考虑外公的帮助,哪怕先得到皇位,在翻脸也来得及。

汉朝皇帝则是一阵后怕,也是庆幸选择了和亲,不然大汉能不能存在还是回事呢?

(匈奴送过来的统一叫歌姬,汉朝送过去的统一叫公主。)

汉朝各位皇帝边听边点头,对这种抬高汉朝,贬低匈奴的话听得还是挺开心的。

(按照大汉的逻辑,公主嫁给单于,那单于就是我女婿。汉朝娶匈奴公主,那不就成了匈奴女婿了。)

不懂真相的老百姓倒是觉得有些道理,娶媳妇和嫁闺女的差别啊,确实不一样呢。

(其实是怕外戚,如果娶匈奴公主,匈奴可以凭借外戚身份干预汉朝,反过来则是对汉朝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汉朝频频凭借娘家人身份作妖。)

想想汉朝多次的外戚专权,甚至引起的王莽篡汉,不得不说这种可能还真会成真呢。

(上午匈奴称臣请求和亲,下午回朝路上看到一个宫女跪在路边,想着这事,指着她说看她骨络惊奇是当公主的料。)

(王昭君说这事我熟,当时我就跪在边上不知道跑。)

历史只会赞美昭君出塞维护了和平,但是但凡知道王昭君事迹的女子才知道她的悲哀,可怜昭君一生再未回长安。

(匈奴单于:乖外孙,外祖帮你把皇位抢回来哦,但是外祖就不走了,你还小需要外祖扶持你。)

(就是把对方变成子婿国,比如突厥公主嫁给北周,突厥视北周为自己的儿子国。)

(隋文帝杨坚:你是懂我的。)

杨坚脸色有些尴尬,生气于后世人这样调侃自己。

只不过不管怎么样的理由,终究是自己夺走了外孙的皇位,想想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不满,心里忍不住伤心起来。

(和亲说白了,就是以嫁公主的名义,以嫁妆的方式给对方一笔东西,包括技术、物资,顺便让公主吹吹枕头风,缓解一下关系。)

(刘邦创造了被匈奴打进来的历史记录,被匈奴吓破了胆,只能给匈奴一笔钱,让对方安生一段时间,但是觉得直接给东西太丢人了,所以以公主的嫁妆的形式给出去。)

吕雉看着刘邦的脸色,心情好了很多,竟然想着让自己的女儿和亲匈奴,心里暗骂刘邦太无用,可不就是吓破胆了吗?

戚夫人还是有点眼力劲儿的,此刻也不敢撒娇争宠了。毕竟这般丢人的事被天幕指出来,自己可不想做了陛下的出气筒,还是安生在一边坐着吧。

(这么说吧,汉朝以孝治天下,你准备让皇帝和大臣对着一个匈奴女人行大礼?而且汉朝的皇后和太后权力不比皇帝小,你准备让一个匈奴女人把持朝政?)

不说汉朝的皇帝和大臣代入想了一下,坚决不同意,坚决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他朝代想想也觉得自己接受不了。

(本来是个宫女,只要愿意嫁过去就能册封公主、当王后,实现阶级跳跃,绝大数人都愿意的吧。)

汉朝的宫女,心中疯狂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愿意,远嫁匈奴,一生不得回归故土有什么好呢?

匈奴的王后谁稀罕呢?还不如安心做一个宫女呢。

就算有野心,想往上爬的宫女也不愿意。

哪怕自己想要荣华富贵,也是想着要留在大汉,最好是能成为皇上的妃嫔,皇帝攀不上,宗室或者大臣也行啊。

(是不是匈奴当时的女子不好看呢?)

汉朝的人想想匈奴送来的女子,倒也没有那么丑,其中也有几个漂亮的,不过到底是异族,哪个哪里愿意明门正娶进来呢。

(历朝历代和亲最成功的就是清朝了,而且都是真公主,草原送进来的也是真的部落首领的女儿。)

清朝不管是康熙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