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卧冰求鲤的王祥(1 / 3)

【自古以来,我们都认为“卧冰求鲤”的主人王祥是一个愚孝之人,事实证明,我们都误解了这个故事。王祥不仅不迂腐,还是一个权谋家。

东汉末年,王祥才十几岁,他的后母经常虐待他。

有一年冬天后母要吃新鲜的鲤鱼,但是他们家穷买不起,王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跑到结冰的河面上,脱光了衣服躺在上面,想把冰融化,打捞鲤鱼。最后老天被他的小心打动,让鲤鱼自己跳了出来】

知道“卧冰求鲤”这个故事的,也是点点头,没错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多么有孝心的人啊!

【而故事真正的结局是,就在他卧冰不久,孝顺的名气就传了出去,很多人跑来请他当官。不过面对这么好的机会,王祥却都拒绝了,因为他有自己的考虑。】

不知情的百姓都有些着急了,有人请自己去做官,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这人怎么想的?干嘛不去啊。要是自己指不定就先去做官了,这么好的事情,这人还在顾虑什么呀。

对此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跟着着急,恨不得跑到此人面前帮忙劝劝。

【后来他跑到山里隐居,几十年不出。这样的举动让他越发显得与众不同,名气越来越大,传遍天下。他这才出来做做官,刚出山,就位居九卿。】

百姓对于这样的行为也是很不支持啊,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请自己做官,不做就不做了吧,还跑到山里一跑就是几十年,虽说以后还能做官,但是几十年啊,不少百姓心里都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大合适。

哪怕之后官很大,可是几十年的时间才是老百姓更看重的,更多的百姓心里会觉得,哪怕从小官开始做起,几十年的时间也是有机会立功得到升职。

【正是因为王祥的努力,他的家族从此发展起来,权倾天下,这个家族也就是历史上的琅琊王氏。

唐诗中有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里面的“王”就是指琅琊王氏。】

王祥本人对于之后家族的成就还算满意,各朝代的琅琊王氏也是倍感荣耀,先祖打下的好基础啊。

各个朝代的皇帝对于“权倾朝野”四个字,看的都不是很开心,大臣也是,不过不开心的大概是这个权倾朝野的人不是自家的,不然高低也是要表示支持一下吧。

【琅琊王氏在历史上鼎盛了八百多年,先后培养出五十个宰相。

在两晋南北朝的两百多年里,五品以上的官员大概一千七百多人,而琅琊王氏就占了一百六十多人,足以看出这个家族的实力。】

震惊了各个朝代,对于这个数据,古人还真没有去整理。

知道琅琊王氏强大的人也是有些沉默了,真的是太厉害了啊!

哪怕强如始皇的嬴政对于这个数据也是难免惊讶,想想秦朝的庙堂之上几乎十分之一都是一个家族出来的,那自己恐怕也不能够容忍一家独大。

两晋的皇帝只能呵呵笑了,知道王谢两家强大,自己还能去出手压制不成,自己也不压不下去啊。

李世民对于这个数据也是忍不住皱皱眉头,王谢两家的强大读过史书的自己也是能意识到的。曾经司马家作为皇室也是与之共治天下,世家是何等的猖狂啊。

自己倒是比那司马家的皇帝强力了些,不过五望七姓的实力也绝对不逊。

时间还是要除啊,不然终究是大唐之祸。再看看朝堂之上世家子弟还有那些世家子弟推荐上的官员,牢记以史为镜啊。

李治则是有些满意,对于除掉世家,自己可谓是下了好大的一局棋,好在结果是好的,总算是效果很好,自己也算是为太子扫清了障碍。

自从立李贤为太子之后,自己也可谓是好悉心教导了,能为儿子扫清这些障碍也算是自己作为皇父的一片善心了。

黄巢:也就是自己出晚,不然一起除了呗,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没什么。

【仔细研究这个琅琊王氏这个家族的崛起之路就会发现,琅琊王氏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危机,其他豪门的竞争,皇帝的打压,每次都有意的慢人半拍,让对方先出手,等到敌人士气衰竭或者露出破绽的时候,再后发制人,一击而中。

琅琊王氏果真是做大事的,既然要创百年基业,不介意慢人半拍。正如古语所云:才大而性缓之人,必属大才。物速成则疾亡,晚则善终。】

这段话给了很多家族提示,哪个家族不想做大做强,不想长长久久。可惜的是历史上哪怕诸如王谢,五望七姓都随着历史的洪流消失不见。

王朝更替,多少新旧势力的更新换代,多少家族几十年几百年的心血就你那样付诸东流。

我相信“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句话背后是多少代人辛苦维持下来的。可惜的是先人的辛苦终究还是无法保持一个家族的永久繁盛。

纵观历史,也就一个“孔家”,因为孔夫子的存在,因为儒家是黄帝手里最好的统治工具,所以自汉朝以来需要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