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家族庆典二(1 / 2)

策骑天下 黑雪居士 1015 字 3个月前

在各位族老的强拉硬推下,李赫、徐毅成才勉强在首桌坐下。除了各姓族长外,董老爷子、荀凡还有郑波坐在首桌。其他人都各就各位坐下,作揖的、打招呼的、寒暄的、整个祠堂外的酒席上闹哄哄的就像过年一样。

李家族长清了清嗓子,站起说道:“诸位,静一静。”

看着嗡嗡的声音轻了下来,众人眼睛都望向这边。他继续说道:“首先,感谢各家来捧场,来为我们李家这位后辈-李赫举孝廉来恭贺的父老乡亲们。咱们安故县真乃地灵人杰之地,前几年出了个荀艺,今年又出了个李赫。不仅李家长脸,荀家更是蓝田出玉。在此我要恭喜荀爷,更要感谢咱们安故县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咱们各家互相团结,就没有子弟们安心念书的环境和条件。咱们各家都是家大业大,要维系家族的长盛不衰,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后辈人才迭出,家族才能生生不息。”

“好。”

“说的好!”

所有人的掌声给予李家族长这番话的肯定。

“所以,咱们兴学是对的,让各家孩子都能念书,学本事。都要像荀艺、李赫一样有朝一日能入朝致仕,为皇上分忧。”

“俺家牛忠就跟着李赫在陇西军中效力,年轻人出去历练历练挺好。”牛家一位长老颇为满意的说道。

“赫儿办的新学,据说开设的科目都是实用为主,将孩子送到他那儿学你看行吗?”

“行

啊,怎么不行?学以致用,他那儿的农学、医学、算学都非常好的,以后有大用。”

。。。。。。

“大家静一静!有请新晋孝廉李赫向各位说说话。”

李赫站起,铁塔般的身躯顿时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不好意思的微微红着脸,还好这张脸平日里晒的黑,大家看不出来。

他向大家作了个揖,说道:“某幼年长于李家铺子,求学于安故县。承蒙族人和各家长辈关怀,感谢义父和郑老师的栽培,赫万分感谢!咱们安故县各世家团结和气,得以在乱世中偏安一隅,不受外族侵扰。各家重视孩子的教育得以人才辈出,各家才愈发壮大。朝中各家都有长辈,他们是俺学习的榜样,俺不敢得意忘形。此次去宫中当值,某必当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恪尽职守,不给家乡的家人们丢脸。”

长辈们闻此言,纷纷点头夸赞。

“这孩子真懂事,真乃谦谦君子也。”

“说得好啊,此子如此谦恭,前途无量。”

荀凡亦不吝夸赞道:“嗯,天地间,惟谦虚谨慎是载福之道,说的妙!”

郑波亦凑合赞道:“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赫儿品行、学识兼得,实属难得!”

牛家族长道:“子不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俺家那小子跟着你家赫儿,俺放心。自古英雄出少年,谁知道以后他们会闯出怎样一番天地。”

“赫儿的义父徐师傅教子有方啊

,这碗酒必须得好好敬敬他。”

“过奖过奖,俺没啥文化,大老粗一个。还是你这岳丈大人家教森严,一双儿女都调教的好。”

在各家长辈的夸赞下,李赫还是有点飘,敬各家长辈,酒席中不免多喝了些。酒喝到酣处,荀凡又将他的《将进酒》摇头晃脑的朗诵了一遍。惹得众人纷纷豪情万丈,青春焕发。随后荀凡和各家族长也被家丁抬了回去。

荀芹、九儿依依不舍地看着夫君离去,李赫一行四人叱马奔向陇西郡城,明晃晃的铠甲在午后的太阳照射下,发出闪闪的寒光。随着四骑卷起的尘土,他们渐渐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陇西郡府,张公公眯着眼瞧着李赫,眼睛闪烁着光芒。

“赫子,弟妹舍不得你走吧?”

“大哥何来此言?”李赫疑惑道。

“嘿嘿,杂家看你两眼发黑,不是弟妹索欲过多,就是你太贪吃。小两口有的是机会,别一顿吃太饱咯。以后在京都立稳脚根,就把弟妹接过来。”

李赫满头黑线,心想:张哥是阉人,咋懂闺房之乐?嘴上说道:“大哥莫取笑小弟啦,耽搁了大哥三日行程,小弟今晚在望月楼做东给大哥赔个不是。”

张谅咯咯笑道:“好兄弟,大哥这边等多久都没事,主要是皇上等不及,朝廷用人之际呐。你想想看,各地有这么多王爷,多少人才被这些王爷招募进了王府,朝廷能不缺人吗?”

“大哥说的

是。”

“好吧,你是东道主,在这儿就听你的安排。”

“公主,听说李公子明日便启程去洛阳了。咱们是不是跟过去呀?”一位侍女俏皮地向姜月说道。

姜月正为此事心烦意乱着,嗔道:“死丫头,莫多嘴。”小女儿的娇羞全然写在脸上。

其实侍女的建议,姜月早就考虑了,这个男人不是池中之物,自己得主动地将他牢牢栓住。陇西郡来得,洛阳为何去不得?望月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