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3 / 3)

只是这个时候,苏轼已经60多岁了。60多岁,苏轼患有一系列的病,回京的路上,也是旧疾不断发作。在回京的路上,苏轼路过金山寺。因为他听闻,一代画家,也是他的好友李公麟在金山寺给他画了一幅画像,他想去看看。当来到金山寺看到这一幅自己的画像之后,苏轼不由得回忆起了他的一生。”

这时。

江宁拿出纸与笔。

他准备用一种速写的方式,来画苏轼的一生。

江宁先是画了三个人物。

一个是苏轼,一个是苏辙,另一个是苏洵。

三人一同离开眉山,前往了京城赶考。

苏轼百年

随后江宁又画了一座老寺庙。

这是苏辙送别苏轼的地方。

苏轼以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开启了他的飞鸿人生。

随即便有苏轼

再到徐州,密州。

然后是乌台诗案。

接着是被贬到黄州,惠州,以及最后的儋州。

苏轼也从偏偏一少年,在连续被贬当中,变成了白发老者。

“看着画中的自己,苏轼给自己写了一首诗。”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前两句。

这其实说的是苏轼当前的状况。

他感叹自己命不久已,就像没能靠岸的小船。

小船在汪洋大海里面,随时都要倾覆。

这看起来心灰意冷。

可是。

下一句,却是画风一变。

虽然苏轼知道自己命不久,但他却仍然微笑。

正如这幅画像里面,不也是保持着微笑吗?

所以哪怕如此。

当他回首往事,仍是感觉这一辈子值了。

但这个值。

却不是当年苏轼所考的百年

也不是与弟弟分别之时的意气纷发。

更不是东山再起,一时出任好几任地方知州的官复原职。

同样不是他的诗作震惊仁宗,为后世子孙寻得太平良相。

他的这个值。

反而是在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

所以最后才有。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只有这三个地方,才是苏轼最认为建功立业的地方。

“这一首诗作写完,两个月后,苏轼病逝于回京的途中,享年66岁。”

至此。

苏轼的一生就此结束。

……

“这就是苏轼的一生吗?”

“好遗憾,我还想看到苏轼成为宰相呢。”

“并没有,苏轼没有成为宰相,反而他的弟弟苏辙,却成为了副宰相。”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苏轼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会落到哪片雪地上,年老同样也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归处。”

“这是苏轼的遗憾,但却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虽然苏轼讲完。

但直播间众人却没有人离开。

他们呆呆的看着直播间的江宁。

江宁在发呆。

他们也在发呆。

好一会。

江宁醒来。

“呃,苏轼的一生结束了。不过,我好像漏了一首词。”

“哪首?”

“我想想?”

按了按脑袋:“人老了,记忆力不行了。这一首,我觉得是苏轼最为大气,最为豪迈,最为牛逼的词作。”

“哦,我记起来了……”

提笔。

江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