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宛平来的叶医生(1 / 2)

加入书签

“嫂子,山里发现一个大蜂窝,里面的马蜂都有拳头大,好些人被蛰了。”

开荒组匆匆来人,报告说马蜂蛰人,情况还挺严重。

“带路。”花梨大惊,急匆匆的取了几个竹筒出门。

这会儿天已经暗下,收工的众人全都在工坊这边。

粗略一看,被蛰的足有十几个人,有几个是种植组的。

大多的伤都在脸上,这会儿,一个个的脸都肿得看不清原来的样貌,眼睛都挤成了一条缝。

“快,用这些先清洗伤口。”花梨大吃一惊,急忙把手里的竹筒递出去,“每人一碗,喝一半,洗一半。”

陈桥栋等人还没有收工,此时都围了过来,闻言也没有质疑什么,接过竹筒照做。

工坊里还是有不少喝水用的竹碗的。

众人帮着倒水、洗伤口、寻找蜂刺。

一番忙碌,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

“小禹,找民叔借拖拉机,去卫生院看看,以防万一。”花梨不敢大意,让丁小禹去借走。

“已经让人去借了。”丁小禹忙回道。

这时,外面响起了拖拉机的突突声。

花梨匆匆回家关了门窗和灯,带上背包,她的钱票都在这里面。

“嫂子,你不用去了,挺冷的。”丁小禹劝道,“我们去就行。”

“我得去,得确定他们没事才能安心。”花梨摇头,坚持跟着上了拖拉机。

开车的是乔磊。

陈金松不在,陈白松几个也没回来,陈桥栋不放心,也跟着去。

乔磊身边的位置,大家让给了花梨坐。

后面的车斗两侧垫了草垫,一边坐六个,中间加了三个小板凳,勉强能将受伤的众人安排上.

丁小禹和开荒组、种植组的两位组长骑车跟后面。

苏富民不放心,也要跟,他推了自己家的自行车,让丁小禹带他。

另两个则骑花梨家的自行车。

一行人急急忙忙往卫生院赶。

呼啦啦的一群,差点儿把卫生院急诊值班的医生吓一跳,好在,灵泉水很管用,受伤的人情况都有好转,医生看过后,给每人开了盐水和药膏。

十几个伤员,把急诊输液室的位置都给占了。

“弟妹,我们陪着就行,让石头哥先送你和民叔回去吧。”陈桥栋对花梨说道。

“不急。”花梨摆摆手,等着所有人都挂好了水,和苏富民说了一声,就找丁小禹一起出去了。

这会儿已过了吃饭的点,医院食堂已经关了,外面的国营饭店倒是还在营业。

两人进去买了十几人的饭。

饭店的大师傅和服务员虽然不是很热情,但也没有什么臭毛病,花梨付了钱,他们也利索的做了饭菜,只是,这年头可没有打包盒,饭店里也没有这么多饭盒可以借。

丁小禹自告奋勇去想办法。

花梨在饭店等。

她也没挑,饭店剩下还有什么食材,就做什么菜。

米饭不够,就做馒头。

男人拳头大的瓷实馒头,她一个就能饱,想着那些人都是干活的青壮,能吃,她就给每人订了三个的量,再加一荤一素的配置,想来也是够的。

荤菜有三份肉丝香干炒大蒜、五份卤猪耳丝炒辣椒、四份卤肠炒辣椒、两份回锅肉、三份熏鱼块、三份韭菜炒鸡蛋。

素菜只有白菜、土豆、梅豆、咸菜。

据大师傅说,卤猪耳、卤肠、香干及回锅肉里用的卤猪头肉都是最近很火的食材,据说是出自凤和村。

花梨:“……”

在家时,她给他们吃的也少不了两个工坊出的吃食,没想到,这出了村到了镇上,依旧是这些。

丁小禹去了半个小时,提着一个大袋子回来了。

他找人买了二十个铝制的饭盒,还有一个大搪瓷盆和两块毛巾。

花梨惊讶的挑了挑眉。

很显然,这些不是供销社里的,这个点,供销社都下班了。

丁小禹咧嘴笑了笑,找服务员商量,用五毛钱租借水房把饭盒洗了出来。

大师傅的动作很快。

饭盒洗好刚好可以装菜。

馒头统一装在大搪瓷盆里,上面还蒙了两块清洗过拧得干干的毛巾。

花梨这才知道丁小禹买搪瓷盆和毛巾的用意,不由对他竖了竖大拇指。

小伙子心细周全,有前途。

丁小禹腼腆一笑,把东西都装回来了大袋子。

花梨端了大搪瓷盆。

两人赶回卫生院。

急诊输液室里,众人的盐水只挂了一半。

苏富民和陈桥栋两人正和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在说话,看到花梨和丁小禹回来,忙招了招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