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越国公府的立场(1 / 2)

淑妃赏赐了不少东西,罗景宁谢过恩之后,正要离开,却听到通传:“王爷和沈中郎将在外头候见。”

“请进来。”

淑妃笑着看向罗景宁:“难得,阿越可是未曾踏足过平阳宫,今日若不是为了你,只怕也不会来这一趟。”

罗景宁含羞低头,故作羞涩,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和沈越一起进来的,就是临江王赵钰吧,罗景宁趁机打量了一下这位炙手可热的王爷,却见他气势内敛,温文尔雅,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柳贵妃膝下的广陵王赵镶,她还未曾见过,不知道比起临江王,广陵王又是何等的风采。

思索间,赵钰已经面向了她,她连忙行礼问安,赵钰像极了淑妃,说话的语气都是平和从容的。

“表妹不必多礼,今日只论亲戚不论尊卑,母妃惦念了表妹许久,今日得见必定高兴。表妹若是太过客气,母妃只怕要难受了。”

淑妃叹息一声:“我儿知我。只是和亲戚们联络生疏了,这孩子没见过我,不亲近也是正常。如今大家都在京城,日后景宁还要常常进宫陪我说说话。”

“我这辈子没福气生个女儿,今日见了你,行止有度,谦逊有礼,心里甚是喜欢。钰儿在外行走,若是得空,也多去看看景宁,务必把她当亲妹妹看。”

赵钰忙道:“母妃放心,景宁本就是表妹,我今日看见她,心里亦觉得亲近投缘。阿越,你可不许欺负她,日后景宁受了委屈,我可不会不管。”

母子二人一唱一和,说得好似多么喜欢罗景宁一样,罗景宁真觉得盛情难却。不过,现在轮不到她表态,沈越心知肚明,他道:“能得到娘娘和王爷的青眼,是罗氏的福分,臣身为人夫,自当爱护妻儿。”

出了宫门,夫妻二人上了马车,罗景宁才松了一口气:“这皇宫,能不来就不来吧,说话都要三思四思才敢出口。”

沈越摸了摸她的脊背,给她放松心神。

“不必忧心,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你是我沈越的夫人,其他人总不能轻易对你做什么事情。”

罗景宁狐疑地看着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准备升迁了?”

沈越闻言,眼睛亮了几分,然后道:“为何由此一问?”

她放软了腰肢,依偎在沈越怀中,认真分析着:“若仅仅为了祖母,我觉得淑妃不至于这么着急笼络我。广陵王和临江王对于祖母而言,身份都是一样的。”

“只怕,淑妃娘娘亲近我,最终意图还是在你身上。”

沈越点头道:“的确如此,过了年,皇上准备让我出任侍中,进入内阁中枢。”

罗景宁方才不过是随意猜测,没想到她竟然说中了。“那你,以后还怎么去边关?”

他没想到,罗景宁最先问的,居然是这样一个问题。其他人,听到他能进内阁,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兴奋和喜悦,他年纪轻轻,就深受皇上重用,参与朝廷大事,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唯有她,还惦记着他的理想。

他心中泛起了无限柔情,低头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边关,以后还是会回去的。现如今,在朝堂上历练一番,也不错。”

若说身为武将,最怕的是什么,沈越已经明白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至理名言。战事胶着的时候,若是朝廷的粮草不能及时补给,再神勇的将军也要打败仗。

趁此机会,他在朝中结识人脉,以后若有人想要给他使绊子的时候,总有人能帮他一把。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往往都是致命的。沈越没那么天真,就算上位者政治清明,也难保底下没有心怀鬼胎之人。

日后若真的远离京城,小人作祟,他的人脉就是他自保的手段。他从来没有想过,依靠祖母的庇护度过一生,能长久依靠的,终究是自己。

他怀中的人,是他的妻子,以后还有他们的孩子,他怎能不未雨绸缪,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呢?

“那,淑妃今天的意思,你怎么看?我又要怎么做?”

淑妃说不定已经从皇上那里探知了沈越升迁的事情,不然怎么会那么着急宣召她进宫相见。如今广陵王和临江王储位之争日益明显,朝中站队的大有人在,沈越又是什么想法呢?

“方才你在平阳宫是如何回应的?”

罗景宁便把淑妃的话告诉了沈越,“淑妃问得隐晦,我只是装作听不懂。依照平时越国公府的态度,我猜祖母和你都是中立的态度,我自然不能拖你们的后腿。”

人人都说华阳长公主最得盛宠,可是她嫁到沈家之后,发现长公主一向不怎么进宫,宫里也甚少来人,她还以为那盛宠指的是先帝的恩宠。

这一次华阳长公主病重,宫里的太医常驻越国公府,那流水一样的药材从宫里送进来,还有一日好几趟专门询问病情的太监奔走其中,罗景宁这才看明白了,当今皇上对华阳长公主这位姑母,是真的很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