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伏焉乱局(2 / 2)

加入书签

家大族未必怕他。
只是被狠狠杀了几个后不起眼的大臣,终于,世家大族退了半步,为什么叫退了半步呢。
因为,粮草还是没有,但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商队粮草可以动用。
大王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目前来说,至少可以缓解一时的困局。
大量的私库被打开,成堆的粮食被运送出来。
到了此刻,大军的粮草需求才终于缓解了一下。
乐磴知道再这样下去不行,立马进宫求见大王,对他称述利弊。
趁着还有力量一定要再次出兵,如果不能打出去,迟早一点是要饿死的。
大王示意他先回去,等乐磴走了后,他立马将自己的王后找了过来,又找来了郭崇,一起去见了太后。
「太后!」
「大王来了,坐。」
几人入座。
英烈夫人叹了口气。
「没想到,我尚国竟有一天被人堵在门口,伏焉城反倒成了我们的掣肘。」
大王满脸疲惫。
「杨乾女干贼,实在太过狡诈,谁能想到他将士兵赶进来,是为了消耗我们的粮草。」
想到这里,大王越想越气,就对着郭崇说道。
「瞧你办的好事,都是你说的,夏国会撤军,撤了吗?」
郭崇立马吓的跪倒在地,浑身颤抖,但低下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阴狠。
有什么好事的时候,都是你沾光。
什么不好的事情,都是我背锅。
可这次的锅太大,自己铁定背不动,大王这都看不出来?不,他是看出来了,还要自己背,这是想让自己去死呐。
「大王,是臣不好,可当时查此案,是公子沐主导的,臣也是极力阻止把上将军召回,可因为粮草失窃的数量实在太
多,公子沐极力主张召回上将军,臣也是无可奈何。」
王后一挑眉头,当时的情况她比谁都清楚,但她却沉默了,当时也是自己的做的决定。
反正在场的,除了郭崇外,其余的都已经被俘。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自然无从佐证。
「公子沐此人也是没什么才能,几十万打十几万,打成这德行,哪怕放条狗,都比他能干。」
王后说完,无奈,拳头紧紧的攥了攥。
「那大王有什么打算?」
大王斟酌了一下,然后给了王后一个眼神,王后立马会意将殿内的下人全部遣了出去,他这才说道。
「王后,寡人觉得,还是按照乐将军的办法来,哪怕突围不攻城,死上一些人,也能缓解我们粮草紧迫的难题。」
王后皱了皱眉头。
「人口损失过重,那何人种地?」
「只要五六年的时间,兵源又会充足,实在不行,将杨乾打出后,闭关锁国几年。」
这也是所有诸侯国恢复兵源的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也就是,休养生息,在中原的巨大棋局中,低调,不乱出头之类的。
最后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如果能用十万人,拼死杨乾两三万人,那也是好的,毕竟尚国也不是笨蛋。
在四人的无言,沉默,以及略微欣喜的交流中,曾经保家卫国,勇猛杀敌的将士,毫无察觉的变成了一个个的工具。
一个可以任意损耗,毫不珍惜,甚至是累赘的工具。
冬意消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不那么寒冷,雪已经停了好些日子。
因为打仗,士兵们都没过一个好年,还好的是,军中伙食也算凑合。
杨乾收到情报,得知私库已经打开,倒是不疑有他,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只是王蜀黍可惨了,运送过来的粮草还没等全部交付,就被征用。
连一个铜钱都拿不到!
但还有一个信息却让杨乾打起了精神,从闭关的状态下走了出来。
根据天狩司禀告,城内有大军调动,上次人数较少,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根本就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进攻,多少人。
但这次却不一样。
伏焉几乎被天狩司给渗的跟筛子一样,到处都是天狩司的据点。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天狩司立马察觉,直接报告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