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溜子康熙(2 / 3)

话,钮祜禄氏姿态很低:“皇上,臣妾有罪,请皇上责罚,皇上切勿为胤俄动怒伤了身子。”

康熙卡壳了,他没想好这种情况下他该作何反应,缓了缓:“即便胤俄日常住在阿哥所,但是你是他的额娘,难道不知道他的性子吗?为什么不想着约束一下他?溺子如杀子,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钮祜禄氏就像一团棉花:“是,皇上说得对,臣妾谢皇上教诲,必会严格约束胤俄,让他兄友弟恭,恪守规矩。”

康熙没词了,看了看跪着的贵妃,站了片刻,扭头就走,梁九功匆忙跟上。

沈嬷嬷扶着主子起来,钮祜禄氏脱了绣花鞋上炕,接着倚靠在软榻上。

沈嬷嬷问道:“娘娘,皇上这是来干什么?”

钮祜禄氏淡淡地笑了:“找茬来了,在我这儿没发了火,估摸去其他宫里了。”

沈嬷嬷皱眉:“这可真是,这与娘娘也没关系啊!”

钮祜禄氏不以为意:“皇上难为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谁叫阿哥们都小呢,他没法儿责罚重了,只好到后宫来发泄了。”

沈嬷嬷担心道:“那这得多久啊?”

钮祜禄氏想了想:“皇上估计得气上一段时间了,他一贯好面子,昨儿阿哥们谁也没给他留面子。嬷嬷不必担心,左右与咱们无关,皇上不会再来永寿宫了。”

沈嬷嬷点头,那就好。

看着眼前的延禧宫,梁九功要哭了,皇上这是打算把东西六宫都走个遍吗?

惠妃正在缝一件小衣服,伊尔根觉罗氏不讨喜,可是格格们毕竟还是她的亲孙女,她还是得给孙女做几件衣服。

看见皇上猛地出现在眼前,惠妃怔住了,这是来干啥啊?

惠妃毕竟只是胤禩的养母,康熙还是叫惠妃起来了,可是他没有坐下的意思,“你听说昨天的事儿了吗?”

惠妃迟疑地点了点头:“皇上息怒,终究是奴才们心大了,不知天高地厚。”

康熙盯着惠妃:“你觉得这只是奴才的问题?”

惠妃抿了抿唇,这皇上来者不善啊!她柔和地说道:“臣妾觉得,阿哥们还小”

可惜康熙就是来找茬儿的,他拔高嗓音:“十岁不小了吧?”

惠妃立马反应过来:“皇上,胤禩这孩子素来恭谨守礼”

康熙再次打断她:“就算他只是你的养子,你也不能这么不上心吧,你这是在给老大家的格格缝衣服吧?缝衣服有绣娘,你有这功夫怎么不想着好好教育教育胤禩。他和两个弟弟一起吃饭,一句话都不为弟弟辩解,胤俄八岁还知道陪着九阿哥跪着,他这个兄长怎么好意思独善其身,这就是你养出来的孩子?凉薄!”

惠妃立马跪下:“皇上恕罪,胤禩只是有些胆小,他对弟弟一直都很爱护,望皇上明鉴!”

康熙冷嘲热讽:“爱护,你所说的爱护就是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在你的眼里,爱护就是这样的?怪不得胤禩是这副德行!你好好反省吧!别天天绣花了!哼!”

康熙转身就走,梁九功迅速跟上。

惠妃一时半会儿都没反应过来,直到她的贴身嬷嬷林嬷嬷来扶她,她才懵懵地问:“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胤禩又不是我养大的,那是承乾宫养大的好不好?”

林嬷嬷没吭声,皇上存心找茬儿,她家娘娘又能怎么办?

出了延禧宫,梁九功心里暗暗盘算着,这应该回乾清宫了吧?

康熙想了想,接着走,他要去找太后,他必须得让太后好好教养胤祺,这孩子已经傻了!

梁九功真的纳闷儿,皇上您不累吗?

大队人马直冲宁寿宫而去。

此时的各宫妃嫔都在不解,皇上不在乾清宫批折子,在后宫转来转去干什么啊?

宁寿宫里,太后望着刚刚皇上坐的地方,悠悠地转移了视线。

跟着她从草原来到紫禁城的多兰为她送上羊奶,太后端过来自在地品尝着家乡的味道。

多兰用蒙语问道:“娘娘,皇上不会生您的气吧?”

太后也用蒙语回她:“那我确实听不懂他的蒙古话,正好今日塔拉不在,那能怎么办?”

多兰哭笑不得:“您应下皇上不就好了吗?”

太后反问她:“那我应该怎么管教胤祺啊?我就觉着胤祺很好,再说了,我总不能因为孩子说几句实话就训他吧?”

多兰无奈,不过反正娘娘是皇上嫡母,装傻充愣而已,皇上能怎么样?

康熙确实不能怎么样,他一脸怀疑地问梁九功:“朕的蒙语很差劲吗?”

梁九功露出尴尬的笑来:“万岁爷,奴才也不会说蒙语啊,奴才实在听不懂。”

康熙仰望湛蓝的天空:“朕的折子批了没?”

梁九功支支吾吾地蹦出一句话:“奴才仿佛记得好像没有。”

“回乾清宫”,康熙疲惫地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