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攻占令居(1 / 2)

看到檀道济传来的羌人的信息,刘义隆心中有些明白了,羌人虽然仍然被称为羌人,但是这一支羌人自从汉代就在凉州居住,已经基本汉化。

其实羌人的活动范围很广,自两汉以后,羌人迅速分化,有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白马羌、参狼羌等,遍及西北、西南、河套等地,内徙诸羌已经与汉族呈错居杂处之势,有些羌族部落开始逐步汉化。

这一支由于久居汉地,已经无法考证是出于哪一支,而且其生活习惯基本已经汉化。

所以刘义隆打算收复这支羌人,稳固凉州。

刘义隆打算先派人接触一下这支羌人,虽然这支羌人人数不多,但是刘义隆不打算直接动用武力,出征这些日子,士卒已经疲惫不堪,所以应对羌人最好是不发生冲突为好。

不过刘义隆也算是一厢情愿了,很快,被派到令居联络羌人的使者被羌人杀害。

刘义隆勃然大怒,下令大军向令居进发。

同时檀道济也率军前往令居与刘义隆会合。

六万大军兵临令居城,宋军在令居城下列阵。

刘义隆来到城下大声道:“我以礼相待羌人,何故杀我使者,难道就不怕宋国大军吗?”

城上的羌人首领看着刘义隆,眼中散发着愤怒,大喝道:“刘家的小崽子,休要再此多言,我姚家与你刘家不共戴天。”

此时刘义隆有些懵,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人对自己如此大的仇恨。

此时檀道济道:“哎,大帅,当初攻灭后秦,陛下下令将姚氏皇族尽数杀死,一个不留,姚泓押送建康,斩于闹市,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

刘义隆也明白了,此人必然是姚氏族人,亡国灭族之恨大于天,没办法和平解决了。

刘义隆心里有些发苦,但也没办法,老爹都把人差点灭族,他自然对刘家有仇恨。

刘义隆稳了稳心神,这也不能怪刘裕,当初的选择不能说是错,毕竟乱世之中,当时还是东晋时期,不杀姚氏难以震慑关中,况且刘裕作为东晋大臣,必须做出样子,也是给朝中那些反对他的人看。

刘义隆道:“没想到姚氏还有余孽,我父皇当初没杀干净,我这个做儿子的就替他杀干净,传本帅命令,除姚氏一族其余人投降皆可免死。”

刘义隆第一次下这样的命令,这也是没办法,为了稳定凉州,姚氏一族必须一个不留。

随后宋军开始攻城,令居是一座小城,并没有护城河,所以宋军直接展开进攻。

自依然投石车先进攻,但是并未动用轰天雷,只是用巨石攻击。

然后云梯、井阑向城墙移动。

在城墙上羌兵还在混乱之际,宋军已经架好云梯,井阑上的弓箭手也开始压制城上羌兵。

宋军士卒开始通过云梯登城。

虽然经过短暂混乱,但是羌人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抵挡住了宋军第一波攻击。

接着刘义隆命令,“重甲营登城,迅速攻占城墙。”

随着命令下达,重甲营开始向城墙冲锋,很快就来到城墙下,顺着云梯向上攀爬,其余士卒跟随在重甲营后面登城。

随着重甲营的加入,羌兵的劣势开始显现,兵器铠甲无法跟宋军精锐比拟。

刘义隆看着重甲营登上城墙,心中稍微放松,经过这次征战,重甲营只剩五百余人,刘义隆也想增加重甲营的数量,但是重甲兵的消耗太大,而且还得从军中挑选能够披着重甲还能活动自如的士卒,几乎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

而且重甲营的伙食是普通士卒的几倍,消耗巨大,甚至一个重甲营士兵的消耗都可以比得上一个轻骑兵的消耗。

而且这种精锐部队也不宜太多,现在也只有麒麟卫和白虎卫才有重甲步兵。

城墙上的战斗向着宋军有利的方向发展,强大的重甲兵很快在城墙上建立优势。

姚国儿(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就把他放到这,算是个小插曲。)拼死抵抗,他不想就这样丢失城池,但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力量报仇的可能性为零,但是自己在令居的事早晚要泄露,本打算趁刘义隆攻打张掖等地的时候在其后方制造混乱,结果没想到刘义隆会分兵,两万宋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他也想过逃走,但是能逃到哪去呢,去魏国,也不一定能受到礼遇,还不如痛快的杀一场。

在刘义隆派使者前来时,他就做好准备,要与刘义隆大战一场。

看着周围的羌人士卒越来越少,姚国儿心中的愤怒被激发到最大,他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很快他就带领羌兵抵挡住了宋军的进攻。

但也只是僵持而已,想要把宋军赶下城墙十分困难。

很快,羌兵率先泄气,一名宋军弩兵射中了姚国儿的左肩,本来是瞄准咽喉,结果一名羌兵千钧一发之际推了一下姚国儿,虽然依旧中了一箭,但却躲过了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