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上眼药(2 / 5)

联手,然而跟羊藏义想的不一样的是,孙仁栾死了屈云灭的怒火也没有平息,他派出的使节更是尽数被他斩杀,屈云灭这是铁了心要血债血偿了。

而这时候更乱的事情发生了,孙善奴在没有了哥哥的钳制以后,居然比以前能闹腾百倍,孙太后和羊丞相的联盟破裂,孙太后在朝中搅风搅雨,偏偏小皇帝还纵容她,小皇帝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不想再受人钳制,母后虽然也想控制他,但他潜意识里知道,母后没有那个控制他的本事,如果他必须听一个人的话,他想暂时听母后的,而不是羊丞相的。

内忧外患都达到临界点的时候,羊丞相就吐血重病了,那个本是羊藏义安排的男宠,如今得了势也不听他的话了,这对野鸳鸯没有一点政治手段,却还短暂的当了一段时间的天下之主,而在屈云灭的大军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连连做出错误的决定,比如请道士进来做法,比如压制孙仁栾的人,也就是申养锐,只用他们觉得信得过的主将,比如效仿当初的光嘉皇帝,准备一看情况不对就再往南跑。

而这场跟多米

诺骨牌一样不停发展恶化的事态,在屈云灭终于打进皇宫宣布告终,檀儿逃走,被大臣杀了,孙善奴不知道往哪跑,被屈云灭杀了,小皇帝被佛子保护着企图逃走,却还是被屈云灭找到,一并杀了。

打萨拉热窝第一枪的人不知道后面会引起规模那么庞大的战争,同理,原百福也不知道他的决定会导致这么多事件的发生,甚至于乱世之中,又开启了一个地狱般的乱世。

但客观的说,这些事情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原百福,他已经死了,后面发生什么都是后面人的决定,这也是萧融没有把他当成自己心中最该警惕的恶棍的原因,在他看来,原百福也是被接二连三的事件推动着走向了不归路,只要事情不再一样,他就不会再这样做了。

……然后宋铄就点醒了他。

没被宋铄说出来的时候,萧融一丁点都没觉得原百福那些话有什么问题,而宋铄说出来以后,那就哪哪都是问题。

大王一定要在萧融面前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潜台词:你一定要好好跟他说话,因为你不这样做,他就一定会记恨你。

萧融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可以让大王与他和平共处的士人了→潜台词:你忘了你有多讨厌士人吗?他们的臭毛病,他们看不起你,你是对他们服软了吗?

关系的破裂往往不在一瞬间,而在日积月累→潜台词:好好想想吧,过去这几个月你得罪了萧融多少次。

也许大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犯了萧融→潜台词:你已经得罪他了。

等到萧融离开的时候,大王就是追悔莫及也晚了→潜台词:你得罪他,他就会走,士人无情且凉薄,到时候你是不是要低声下气的求他回来?应该是的,但萧融不会答应你,他只会嘲笑你。

萧融:“…………”

或许他是有点过度解读了,可结合屈云灭的性格来看,如果还是两三个月之前,他们在雁门郡的时候,屈云灭那时候还没有这么信任他,也不会什么都听他的,彼时的他多疑、自大、自卑、还敏感,就算屈云灭不会直白的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他心里也会留下一个种子,即萧融有可能抛弃他、转而去效忠他人。

屈云灭是一个要么把一颗心都掏出来、要么就什么都不给的人,如果他对萧融有了这样的下意识认知,事情会怎么发展,也很显而易见了。

萧融拧着眉,感觉心里很是纠结。

从这封信来看,原百福大约是对他有什么意见,他可能觉得自己威胁到他的地位了,也可能是看不惯屈云灭非要听自己一个士人的话,这也只能暴露出来原百福是个小心眼的人,而不能暴露出他有离开镇北军的意图。

甚至看起来更像是不想离开,正因为不想离开,所以才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但他小心眼的同时还很有心机……而且万事他都直接向屈云灭联络,几乎不跟其他人产生交流……

萧融抿了抿唇。

晚间,屈云灭从军营回来,如今军中忙得很,几乎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他从以前的每日只去几个时辰,变成了如今一整个白日都待在那里?,等到了华灯初上,他才会匆匆回王府过夜。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用再回来过夜了,这里没什么必须要他在场的场合,而天黑了赶回来,天不亮又赶紧走,这么折腾也是很累的,不如直接在军营留宿。

但屈云灭非要这么坚持,他用的理由是先生们有可能需要让他定夺一些事情,而且他已经说过了要做好镇北王,那身为镇北王,自然要住在自己的王府当中。

高洵之:“……”

我就静静的看你编。

高洵之从一开始的恍惚与头疼,慢慢进化成生气和恨铁不成钢,如今的他已经来到了冷漠阶段,怎么看屈云灭怎么觉得不顺眼,不想跟他说话,也不想看见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