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圣上问询边军(2 / 3)

武皇也是心有所感,又问道;

“那二位王爷可曾去了。”

戴权闻言回想内侍汇报的言语,查漏补缺,慢慢说道;

“回陛下,北静郡王水溶和东平郡王穆莳都是安排管家去的,本人并没有去,为何那三位将军没去,老奴也是不知,倒是边军将领,各个国公府的小公爷都是亲自前去贺礼,听说还喝了不少酒。”

“嗯,知道了,边军各部来了有些日头了,皇城司那边有什么发现没有。安插的人可有什么汇报?”

武皇话锋一转,不在问询洛云侯之事反而直接问起了边军各部的动态,尤其是这些军士来京城后的表现。

戴权一时转不过弯,站在那一时并没有回答,倒是从怀里拿出密折看了起来。

养心殿,御书房内,

武皇周世宏静静的看着戴权拿出密折翻看,也不言语。

如今,大内皇城司,武皇也是越来越用顺手,虽然知道自古有太监霍乱宫廷,心里也是时刻提醒,可是依然是依赖皇城司和内务府提供各种情报和便利,造成戴权的“内相”之明,圣上明了,可是始终未曾限制。

尤其是还暗地里扩大司礼监掌管暗卫,监察百官,更甚者扩大到勋贵世家。

当然,那些世家大族也是有所察觉,不动声色暗地里也是除掉不少人,所以暗卫的发展也是受到了节制,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抱团严重,地方又是错综复杂,导致暗卫无所作为,只能以皇城司为主。

“陛下,奴才有事禀告,”

“说。”

“启禀陛下,奴才刚刚看了暗卫汇报,不少来京的边军士兵并不想回去,而且还抱怨边军在边关饷银不足,伙食也是粗茶淡饭,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武皇闻言也是有些不悦,知道边军的尿性,更知道那些将领的腌臜事,如今大武朝廷愈发不能为自己解惑,国事愈发艰难困顿。

自己虽然兢兢业业,勤恳政事,可是在太上皇的压制下毫无建树,就是这次洛云侯大婚也只能通过皇后懿旨赏赐,那些西域国宝物从何而来。

“这也算是人之常情,边关生活困苦不堪,到了京城自然是差距巨大,昨日太上皇赏赐如此多的西域重宝从何而来?”

戴权也是愣住,然后战战兢兢地说道;

“回陛下,奴才不知,但是昨日车队是直接从长乐宫出来直奔洛云侯府的。”

竟然如此,武皇心中暗自思索,如今西域商路断绝,凉州之外更是被草原鲜卑人控制着,难道是走私,可是如此多的重宝也太多了,忽然,周世宏就明白了,是西宁郡王宫泽,只有他才能拿出这些。

想到这,武皇面色深沉,然后就对着戴权说道;

“准备拟旨,让各部边军将领,明日即可率所部出发回边关,洛云侯,口谕,让他这几日忙完,最近的时间准备南下江南,彻查江南盐业,所部边军可跟随南下,让御马监赵司一起跟随洛云侯南下,一切以洛云侯为主。”

“是,陛下,”

戴权也是震惊皇上做出如此决定,但是年还没过完是不是太仓促了,踌躇片刻还是说道;

“陛下,恕老奴斗胆,如今年关未过,会不会太仓促些,洛云侯大婚仅仅过了一日,”

武皇也是叹息一下,站了起来,戴权急忙上前搀扶,

“朕何尝不知,虽然年关未过,可是今岁日短,他们回去也是一年之初始,春意之色,要是再拖时间不够了,林爱卿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时候。”

周世宏有些伤感更多的是愤怒,从江南金陵,杨州,苏州,各地传来的折子都是报喜。有的竟然还整出祥瑞之事,实在是大谬。

那些京城转运到关外的流民,已然超过自己的预测,紧紧京城就有四十万之众,中州不知有多少,地方岂不是更多。

西北,南边,各地暗卫也是密报,各郡府城,灾害频繁,颗粒歉收,百姓无安身立命之田,导致各地盗贼蜂起,邪教丛生,赈灾,剿匪安抚等等,银子也是哗哗溜出去,还好边事暂且稳住,可是也不知道何时再会发生。

虽然京城在自己督促下加上江南的盐税,每年节约千万辆白银,也还不知道能撑到几时。

“陛下宽心,林探花自然是吉人自有天相,再者季千户已然顺河南下,不久就会有信回来。”

“希望吧。”

武皇也是面色沉重,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往外看去,寒冬的院子还是原样未变,死寂一片,只有松柏长青,傲然耸立,仅仅只有他们孤独的在那,于院中一幅画格格不入,正如林如海目前的处境。

在那南边孤掌难鸣,而且身边尽是些勋贵世家,豺狼环伺周围,伺机分食,朕是不是该痛下杀手夺权了,可是一想到前太子,稳坐太子二十年,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一败涂地,多年来的布置一招尽丧。

虎毒尚且不食子,

太上皇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