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3 章 贺春年宴(1 / 4)

加入书签

熙平四十三年的最后一日,年三十。

皇宫举办了盛大的年宴,宴请百官同乐,傍晚时分就陆续有朝臣携家中女眷进宫门。

纪云蘅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就被人接去了皇宫,请入宴会的大殿之中。

这不是她头一次来皇宫。

今年十月份她就抵达了京城。

从泠州一路上京,千山万水尽是好风光,纪云蘅从未感觉世间会如此广袤。

但总是在路上终归是累的,行至后来纪云蘅都没什么心情下车游玩了,只希望快快到京城才好。

十月底,纪云蘅第一次见到了京城的城门。

那高墙建得极为高大气派,城墙上插了几排旗,隔了老远都能瞧见旗子迎风飘摆。道路上也俱是进城之人,熙熙攘攘,衣着五花八门,像是从各地汇聚于此。

马车一路通行,速度缓慢地进入京城,纪云蘅忍不住掀开帘子悄悄往外看。京城比之泠州要繁华昌盛得多,道路宽广无比,亭台楼阁都建造得极为精致,飞檐下挂着灯笼,一眼望去便是各种颜色交织,形成绚丽的画卷。

其后纪云蘅被带去了苏漪所居住的地方。那座宅院就在皇宫边上,正如她在信中所言,外面把守了许多侍卫。

许君赫下了马车,转头想要扶一把纪云蘅,却不料纪云蘅太过着急竟自个往下跳,幸而他手疾眼快将人给抱住,才免得她在门口摔个大跟头。

站直后许君赫刚想说她两句,她便提着裙摆往里小跑。

纪云蘅掰着手指头数,已经有半年没见苏漪了,自九岁之后,她就没与苏漪分离那么久过,自然是想念得很。

刚进门就瞧见小狗甩着大舌头飞奔而来。纪云蘅蹲下去抚摸,笑着唤道:“学学,学学——”

许君赫跟在后头,听见这称呼眼皮子直抽。

正逢苏漪走来,笑着道:“你这丫头,今后可不能再叫它学学了,来了京城我就给它换了个名,如今叫平安。”

纪云蘅站起身去拥抱苏漪,对她诉说想念,没两句话苏漪就满是眼泪,擦也擦不尽。

两人抱在一处痛哭了一通,说了许久的话,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

后来纪云蘅问及小狗为何被改名,苏漪则说“学”字犯了太孙殿下的名讳,如今在皇城里自然是不能够用此字给狗取名字的,若是被有心人听去了多的是麻烦。后来因太过担忧和挂念纪云蘅,便将小狗取名为平安,如此每日念个成百上千遍,每一遍都是苏漪的虔诚祈祷,盼望纪云蘅能够平安。

不过事情尘埃落定,再多的危险和苦难也都过去,苏漪见纪云蘅平平安安一切完好后,便安心在京城扎根,挑了个好的地界盘了楼,打算重操旧业,继续开酒楼。

许君赫也其中出了不少力,皇城中谁不卖皇太孙的面子?他亲自给苏漪找了个好地段,监督着酒楼的盖成,开业那日他还带了不少城中的世家子弟捧场。如此以来涟漪酒楼很快就在京城打响了名声,不单是京城本地

人士,便是外地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苏漪忙起来之后,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中,而裴绍生也闲不住,喜欢在京城到处逛,有时会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回家。

许君赫刚回京城那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除却朝廷的事之外,他还要面对各种应酬,但总能从其中抽出几分空闲来找纪云蘅。他应了先前的承诺,将纪云蘅带进皇宫玩,领着她去参观自己住了许多年的家。

待酒楼生意稳定下来,许君赫也没那么忙碌之后,已是腊月底,紧跟着就是一场年宴。

京城的雪不如泠州的大,风也没有那么刺骨凛冽。纪云蘅穿着莲粉对襟短袄,毛茸茸的衣领扣住脖颈,织金的纹样在灯下闪着微芒,底下是云水蓝的长裙,露出一双鞋尖。苏漪给她披上狐裘氅衣,轻柔地系着衣带,低声叮嘱,“进了皇宫后,万不可乱说话,倘若皇太孙不在你身旁时有人主动与你搭话,你找话婉拒就是。”

纪云蘅乖乖点头,应道:“好,我知道了。”

苏漪看着仍旧不放心。她听闻纪云蘅要进宫参加年宴,心里就愁得不行。

皇帝所办的年宴那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才能参加,是整个大晏中流砥柱之辈,纪云蘅何时参加过这样的宴席?更何况前朝后宫的个个都是人精,若是有人存心想从纪云蘅身上做文章,她只怕也会看不出来受骗其中。

临行前苏漪千叮咛万嘱咐,让裴绍生看好纪云蘅,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裴绍生应得认真,连声让苏漪放心,结果一进宫他就傻眼了。

他被安排到世家子的位置,而纪云蘅则被引去了女眷席,当间隔了相当远的一段距离,他甚至看不清纪云蘅的脸。

女眷们虽然穿得庄重得体,没什么鲜亮的颜色,但仍旧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点着各式各样的灯盏,光芒折射映在众人的脸上,笼罩了桌上精致丰盛的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