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舆情监督(2 / 2)

人间政道 岑寨散人 1590 字 1个月前

出了保龄球馆赶到《书泽日报》编辑部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副社长兼总编李鑫玉仍在伏案审查样版,桌上摊了一大堆各种裁裁剪剪的材料。

“见着了?谈妥了?”见蓝京进来,李鑫玉摘下老花眼镜问道。

“效果蛮好,”蓝京端端正正坐到老师对面,“对了,趁着打球时我提了下您的名字,他笑笑说有印象,也喜欢看您亲自撰写的社论。”

“哦,是吗?”

李鑫玉惊喜地说,“我还以为省领导们主要省刊呢,不对,”他指着蓝京道,“你小子甜言蜜语准没好事儿,是不是想骗我帮忙?”

蓝京眨眨眼睛道:“没有啊,您上次说享受副厅待遇的申报已提交上去就等常委会研究,九选三竞争非常激烈您把握不大,我一直放在心上,反正,反正多一位常委加深印象总是好事,您觉得呢?”

“唉,文人终究要为俗务所扰,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李鑫玉叹道,“就我本身而言并不计较劳什子副厅待遇,我享受正高职称工资已经到顶了,可人与人之间就怕攀比,社会地位反过来还影响学术地位,上次一家核心期刊选题撞车,结果我的论文被撤下,原因是人家为副厅级大学校长,嘿,不看论文质量而比行正级别真是中国特色下的咄咄怪事!”

“听说省城各大院校对于教授退休返聘也有级别上的差异?”蓝京道。

“简而单之就是级别越高享受的返聘待遇越好,跟正副教授、学术成就基本无关!”李鑫玉气愤地说,“别看我成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面对自己最熟悉的教育界,根本不敢发声!为什么?以后我还要继续混呢,不能断了自己的后路。”

蓝京道:“相信教育界、学术界主流也很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改变思想得很长时间,李教授不如,不如先把副厅待遇拿到手再说。”

李鑫玉嗬嗬笑道:“你真是很有心了,好吧,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达者三人,你已位于七十二贤者前列,再加把油争取进入达者行列。早点回去休息,明天中午叫上临风,嗯,把焦糖从衡泽叫过来一起喝酒。”

见老师把话题扯开去,蓝京赶紧道:“咳咳,李教授,苏省长同意过问此事的同时也暗示舆情推动,我觉得衡泽市、区两级报刊影响力都不够,还得《书泽日报》这样的大报出手……”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李鑫玉又指着他笑,隔了会儿收敛笑容道,“老实说挺麻烦,宗万城在省城的势力强得……说了你都不信,首先省长岳父的招牌就够唬人,何况还有前任省·委书记艾保华、正协主席万晓根等明里暗里支持,省城大街真的敢横着走。”

蓝京道:“如果变通一下呢,我记得《书泽日报》有个读者来信栏目,您只负责原文刊出,但不代表报社观点或意见。”

“哪个读者?”

“前期参与综合商厦招投标的企业家,他们不在官场不必看宗万城脸色,他们都是衡泽本土企业,也不属于广冶势力范围。”

“这倒是个办法……”

李鑫玉沉吟良久道,“那一期我要拖到晚上突然撤稿,把企业家来信放上去,定稿时间也拖到最后一刻总之让宗万城听到消息也来不及反应……”

蓝京接着说:“然后我发短信提醒苏省长看当天《七泽日报》读者来信栏目,舆情监督的力量不就体现出来了吗?”

“你来之前就考虑好了是吧?”

李鑫玉带着欣赏的目光道,“我这边也会发动记者纷纷打省长热线,就读者来信反映的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小项的新华社那边肯不肯转发,你可以做下努力,他目前状况宁愿事情越大越好。唯一问题是,我还是担心衡芳那边企业家不敢写信,报社为确保读者来信真实性都要求实名,这是红线,我不能带头违背。”

蓝京微笑道:“没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

蓝京的确已经安排妥当。

因为此前参与桥西直街综合商厦投标里面有一家叫区五建,论资质实力毕竟有国企背景;可它怕不怕宗万城呢?

当然不怕,区五建已经成功改制为私营企业。写信控诉广冶和宗万城,对蓝京而言一个电话的事儿,特别特别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