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孟夫子过往(1 / 2)

孟夫子站在村学外,看着村口的方向,眉头紧蹙。他的心绪有些乱了!太像了!虽然那人离开之时才八岁,可那眉眼间还能看到几分幼时的样子。孟夫子踱着步子,不知为何走到了秦家院外。

秦木刚刚宽慰了自家奶奶,正要去看看大伙儿。刚出院子便看到了孟夫子在他家院外徘徊。

“夫子?您?”

孟夫子有些犹豫,他不知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可不问清楚,这心里总不踏实。

“秦小子?你可是识得定王?”

秦木一愣,他猜测过孟夫子的身份不简单,可他没想到孟夫子居然识得定王爷。大庭广众说这些不合适,秦木问道:“夫子,小子正要去村学看看,您可是有空闲?”

孟夫子会意,四下看了看之后带着秦木回了村学旁边,自己住的屋子里。

“夫子识得定王爷?”秦木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孟夫子神情悲伤,沉默片刻后叹了一口气。

“老夫有幸教过定王些日子。”那时定王还是七皇子,年纪虽小却聪慧非常。七皇子启蒙时,他做了七皇子的先生。可惜这师徒缘分也只有两载。八岁的定王虽然因为年幼逃过一劫,可却被扔到了这遥远的定州府。他曾暗中托人打听过,知道定王过得很是艰难。

他不能明着与定王有来往,可一直都关注着定州府的情况

听了孟夫子的讲述,秦木有些感慨,他没想到性子不羁的定王爷,原来也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

“您老可是想与王爷相认?”秦木能感觉到孟夫子对定王的师徒情谊。想必之前师徒二人相处的很是不错。

孟夫子摇了摇头,道:“恰恰相反,老夫希望你能保守秘密,不要在王爷面前提起老夫。”他觉得自己愧对他与定王的师徒情分。因为定王被“流放”到这个地方,是他和几个好友一起向先皇进言的。

虽然当时是为了保护小小的定王,可定州府远离皇城,倭寇横行。想好好的活下来也不是简单之事。虽是无奈之举,可也让那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

“小子答应您,不会主动向王爷说起您的行踪。”秦木痛快的应下了。

从村学出来时,已近黄昏。秦木溜溜达达的快到家时,却停在了叶儿家的院子外。他拍了拍院门,不一会儿便听到了噔噔噔的脚步声,门外的秦木轻笑了一声,这应该是李冬。

院门开了,李冬一脸笑意道:“姐夫?你来找我姐的?她在灶房。”说着侧开身子,让秦木进院子。

秦木伸手摸摸他的脑袋,问道:“今日习武可累?”边问边往院子里走。

李冬关了院门,跟在秦木身后回答道:“不累。我夜里还会再蹲半个时辰的马步。”他要快些变厉害,尽快能像那些哥哥们一样,去杀倭寇。

“好样的,不过你得多吃些东西,身子壮了才能好好习武。”秦木道。

李冬脸一红,定是自家姐姐告诉姐夫,他吃的东西少。他其实只是想给姐姐省些粮食,不想姐姐那么辛苦的养自己。

说着话,二人来到了灶房。叶儿正在做吃食,菜入油锅发出“刺啦”的声音。她并没有回头,直接说道:“饿了吧?去取碗筷,咱马上就能吃饭了。”

李冬冲着秦木眨眨眼,秦木走到一旁的木柜旁,取 出了几个瓷碗和木筷,放到了一旁的小桌子上。然后很自然的蹲在灶台旁帮着添柴。

叶儿将锅盖盖好,转身便看到了灶台边的秦木。她嘴角含笑,嗔了秦木一眼。这人早就来了,却不发一言。

秦木讨好道:“我看着叶儿做的吃食不少,可否赏小的一口来吃?”

李冬看到姐姐脸红,很识趣的借口离开了灶房。秦木看了一眼灶房门口,笑道:“这小子不错!”

叶儿擦了擦手,坐到一旁的木凳上,托着腮看秦木。她发现秦木越来越好看了,正经起来很能唬人,像个贵公子。

“李冬说他最佩服的人是你!秦家木头,你可真是招人稀罕呀!”自从逃荒起,村里人对秦木的看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村里老人对秦木喜爱,小伙子们对秦木崇拜。就连村里的姑娘,也会偷偷看着秦木脸红。

“你呢?可也稀罕我?”秦木添了几根柴,转头看向叶儿,一本正经的问道。

见叶儿脸红不言语,秦木继续道:“我稀罕叶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门外李冬估摸着时辰,正要来吃晚食,便听到秦木对着自家姐姐表忠心的话。他没忍住,捂嘴笑了出来。

虽然是捂着嘴巴笑,可灶房内的二人还是听到了。叶儿瞪了秦木一眼,起身去盛菜去了。秦木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对着未来娘子说甜言蜜语,被小舅子撞见了,就挺尴尬的。

三人吃了一顿尴尬无比的晚食儿,秦木离开时,叶儿将一个小包袱塞到了他怀里。

“这是?”秦木疑惑。

叶儿道:“我做的袜子和和你自己回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