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 4)

雪地埋葬一个人,冬日埋葬一颗心。

陪伴向来不是永恒,就像浮生总是如梦。

皑皑白雪的天地里只有我自己,你始终是你。

我们都有自己坚持的初心,也始终有自己爱的初春。

可是浮生如梦,许多人都没法相守一生。

北城的日光,有些温柔。

它藏在云层里,失去了刚才的灼热。

明亮在瞬间变得昏暗。

上官瀚文和孙淼到的早一些,都是一身素白色,祭奠的颜色。

聂慕还是保持一惯的聪明和良好的教养,该疯的时候疯,该沉静的时候沉静。

几个人一人抱着一束白色菊花,静默不言的向墓地里走去。

这里葬着上官桥,郭毓秀,杜娟。

他们四个人并排而立,面对着三个并排而立的墓碑,静静的放下了鲜花,花落地,花瓣也落地。

活着的人祭奠死去的人,死去的人已经化为乌有。

思念太长,一如阳光。

杜娟五岁的时候,父母意外双亡,顷刻间,她就成了一个孤儿。

最开始,是外婆养着她,可是后来,她七岁的时候,她的外婆也去世了。

因为家里实在是穷,又是女孩子,所以她被家里的亲戚各种推诿,最后送进了福利院。

她永远记得,那些人相互踢皮球的表情。

那个年代,女孩子并不被重视,但是因为杜娟长得好看,所以她在八岁的时候,被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了。

那一日,杜娟被养母牵着手,离开了福利院,她的养父笑着说,我们真是有缘分,我也姓杜,你真是像杜鹃花一样美丽可爱,你放心,我们会把你当成亲生的女儿一样去养的。

她的养母把她抱进怀里,捏着她的小脸蛋:长得是真好看啊,以后肯定会嫁个好人家,幸福一生的。

那一日,做了三年孤儿的杜娟,觉得自己终于有家了,终于又有爸爸妈妈了,她很高兴,她保留了自己的名字,也保留了自己的姓氏,她以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了。

五年后,她十三岁的时候,她的养父母终于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养父母很高兴,她也很高兴。

两个弟弟三个月大的时候,暑假期间,她本家和同学约好去玩儿,结果同学临时有事儿去不成了,她就躲在家里看书。

天色晚了,她有些困了,刚准备睡一觉,就忽然听见自己的养母李芳华低声说:老杜,你说,我们要不要给杜娟再找个好人家啊,三个孩子不好养啊,好累,操的心好多啊。

杜鸣立刻大声去反驳:你啊,就是容易变卦,咱们既然养了,就得负责任,再说,她很快也就大了,到时候早早的嫁人结婚就可以了,还可以反过来养你。

养母听罢,就高兴的说:对啊,我好傻啊,那就再等个三四年,提前给找上,提前订婚,彩礼得多要点,否则咱们亏死了,可不能白养那么多年啊。

杜鸣笑了,笑得也开心:那是,只养七八年,以后又有彩礼,又有女婿,还能养我们,还可以帮我们养儿子,多好,所以我当初才愿意挑她,长得好看不说,人还聪明,又这么大了,不用从小就养,从小的养,那才辛苦呢。你要是累,可以给她一些活儿干,让她给你分担一些。再说,这么大了,她以前家里亲戚又那副德行,她也知道我们是养父母,以后不得对我们感恩戴德啊,是我们让她过上好日子的啊。

李芳华听罢,笑着说:还是你聪明会算,我都没想到这里,不过算命的说她是福气相,可以引弟弟,这不,咱们儿子也有了,那个算命的也还说的挺对的,你看她成绩好,长得又好,我觉得咱们两个的福气啊都在后头呢。

年少的杜娟,因为双亲很早过世,又经受过亲戚和邻居们的白眼,所以性格怯弱。

在福利院的时候,也被欺负过,所以她其实很聪明,而且很敏感。

在养父母家五年,她经常帮忙干活,洗衣服做饭,就是为了不让别人嫌弃自己,也觉得自己必须回报他们。

那一刻,天空昏暗,她的心也是昏暗的。

原来她以为的幸福,都是假的啊。

她听着养父母的交谈,默默的流下了眼泪,但是没有哭出声音,她静默无声,把所有的痛苦都咽进了肚子里。

后来,因为拉她的读书成绩实在是好,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杜娟的成绩名列前茅,自然肯定是可以考上的。

于是乎,当初所谓的订婚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养父母语重心长的各种说,话里话外都希望她能在大学里找到条件好的,有钱的,这样好帮扶自己的家里。

他们为什么不在身边找呢,因为身边没有什么太好的,他们觉得,把杜娟养的这么好,不能便宜了差的。

那几年,在养父母的心里,杜娟就像一个商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