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庇护(1 / 2)

周振看着她,很坦白的告诉:“只说是获罪抄家的罪人逃跑了,没说是何种罪过。”

耀光忍不住流下泪来:“呵呵,官府当然不敢说真话了。

因为事实是:皇帝的儿子成王爷纵奴行凶,强抢民女,强买田地,

更是肆无忌惮的打死、打伤数人,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他不惩戒自己的儿子。

却要给揭发她儿子的大臣治罪抄家,做皇帝的都已经公然不讲道理、不**度,

这天下还有讲理的地方吗?”

耀光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很激动很愤恨。

“杀人的恶奴,如今还安然在家没被治罪,皇帝的儿子也是继续逍遥法外。

而我的亲人却要被问斩了。

天理何在?“

耀光一边说,一边哭的不能自已。

“我爹爹是不是错了?

那么多官宦人家都看到了,成王府的恶奴在白家工坊杀人,御史也看到了。

他们都不敢替那些被害的家破人亡的人,说句公道话,偏我的爹爹眼里揉不进沙子。

他要为被害人发声,他要庇佑旁人,如今谁又能来庇护他和我的家人们呢?“

周振眯了眯眼,成王府?白家工坊?杀人?

这事还有自家的干系?

他不动声色的问:“你家被抄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耀光吸了吸鼻子,稳住心神:

“事发那几日我出门在外,回来的路上被父亲的一个故交给截下来。

他不让我去告状,他说老皇帝为了包庇自己的儿子,公然杀人立威,我此时回去就是多送个人头。

他让我逃走,我不肯,他就把我打晕送走了。我醒来后就已经出京城了。

她抽噎几声后继续说:

“我想马上回去,就算告不赢我也要告。

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的真面目,我爹爹不能白死。

可是我回不去了,官兵到处捉拿我,我怕是不能活着见到爹娘和哥哥了。“

原来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光禄寺大夫抄家案,竟然是如此缘由。

果然伴君如伴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老虎翻脸吞入腹中。

周振心中有了计较。

对耀光说:“你爹能不计后果的给旁人庇护,我们就能庇护他的子女。

你安心在商队里藏好,现如今,你到哪里也没有商队来的安全。”

耀光不敢置信的看着周管事,真的有人会敢和皇帝作对吗?还是说,他这是想稳住自己再去官府举报?

她在商队也有些时日了,这些人很讲江湖义气,对朝廷也没有什么敬畏心。

说不定是真的可以信任的人。

她颠沛流离这么久,没有一时一刻放下戒心的,很是疲倦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刻她真想留下了,哪怕是停留片刻也好。

她不想像一个丧家之犬那样被官兵围追堵截的乱窜。

她踌躇不决,苦涩的问:“你就不怕商队被我连累吗?”

周振坚定的说:“有些事总有人会去做的。”

耀光留了下来,商队一点波澜也无。

大家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又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时宜和商队的几个核心人员,都已经知情,并且已经派人回白家了解详情。

商队初建有很多事情要捋顺,很多关系要打理,时宜很忙却很充实。

对这次商队的路线规划了很久,大家一致通过,要趟一条最顺畅的商路。

那么,就要把盘踞这条商道上的大大小小的山匪和寨子拔了,扫清所有障碍。

时宜和周振做好布局,商队再次开拔,浩浩荡荡的开进以前商队的禁区——八百里盘龙山官道。

这条官道原是非常便捷的一条官道。

但自从时局动荡、边境不稳后,山匪就像雨后春笋,一股脑就冒出了上百个寨子,形成了一股无人撼动的一股势力。

朝廷自顾不暇根本不管,边境的流民大量涌入,山寨就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时机。

这么多的匪,商队每次过路不是被劫,就是被狠狠的盘剥,血本无归,家破人亡的都屡见不鲜。

渐渐的这条路商队就无人敢踏足,宁愿绕路多走几百里。

商队不来了,山匪就把目标转向路人。

抢人抢钱从不放过,导致这两年,这条官道就没什么人敢走了。

时宜让周振带领白家商队趟这条路。

周振起初是想不同意的,但是时刻记得白家家主的反复叮嘱。

让他这一路但凡遇到与时宜有分歧的时候,一定要听时宜的。

周振虽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