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情世故(1 / 2)

接下来的一整天,杨鸣带着萧宇达马不停蹄地跑了几家工厂。

其中不乏一些小作坊,但无论走到哪里,杨鸣都能与对方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傍晚五点左右,杨鸣坐在副驾驶座上,仔细梳理着手中的名片,逐一分析起来。

“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不错,但产能有限,大批量下单恐怕会延期”

“这家公司的出货量没问题,就是质量和包装都略显粗糙”

权衡再三,杨鸣认为第一家公司是最佳选择。

对方不仅规模大,质量和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理想。

唯一的顾虑,就是长期订单量太小,后期可能会遭遇压货。

想到这里,杨鸣掏出手机,先给一家五星级酒店预订了包厢,随即拨通了刘总的电话。

“刘总,我是杨鸣。不知您晚上是否有空,咱们一起吃个便饭,继续聊聊白天的合作事宜?”

“您太客气了,我已经安排妥当,待会儿您过来就好好的好的,我恭候刘总大驾”

挂断电话,杨鸣瞥了眼有些疲惫的萧宇达:“去茶叶店。”

“不是要吃饭吗?”萧宇达不解。

“吃饭是一回事,茶也不能少。”杨鸣意味深长地说。

虽然一头雾水,但萧宇达还是听话地驱车前往茶叶店。

今天在刘总办公室品茶时,杨鸣一下就辨出那是上好的普洱。

再加上柜子上摆放的几个茶饼,可见刘总是个不折不扣的茶友。

投其所好,方能各取所需。

单单一顿饭,怎么够?

茶叶店里,杨鸣开门见山:“老板,请问你这里有老班章吗?”

老板打量了他一眼,颔首道:“有。”

“能让我看看吗?”杨鸣问道。

“请稍等。”

不一会儿,老板捧来一个茶饼。

杨鸣仔细端详、嗅闻一番,皱眉道:“我要的是正宗老班章。”

见他识货,老板笑了笑:“正宗的是有,只不过”

杨鸣抢白道:“我是要送人的,价格不是问题。”

听他这么说,老板眼前一亮:“请您稍等。”

片刻后,老板小心翼翼地捧来一个比先前小一圈的茶饼。

杨鸣反复把玩,这才满意地点头:“价格?”

“三万。”老板报价。

“茶性一般,是不是略贵了?”杨鸣讨价还价。

“这可是本店仅存的一饼老班章,物超所值啊”

杨鸣摆摆手:“给个痛快价,我就买了。”

老板犹豫再三:“你要真心喜欢,两万八,我也不多赚了。”

“一万,可以的话我现在就带走。”杨鸣把茶饼递还给老板。

老板面露挣扎,显然对这个价位颇为纠结。

思量良久,他咬了咬牙:“成交!”

买好茶叶,两人直奔酒店。

刘总还未到,杨鸣先把菜点好,静候佳宾。

十几分钟后,刘总刚落座,杨鸣就把老班章奉上:“刘总,家父也喜茶成癖。今天在您办公室品的茶,味道真是一绝。这是我从家中带来的,权当交个朋友,还望笑纳。”

刘总一怔,盯着那饼老班章,眼神闪烁不定,不知在盘算什么。

“杨总太客气了,吃顿饭还”刘总推辞道。

“您可别误会,这不是送礼,而是茶友间的投缘,你若是推辞,岂不是不给我这个朋友面子?”杨鸣诚恳地说。

“杨总言重了。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刘总眉开眼笑。

晚宴间,杨鸣与刘总谈笑风生,只字不提公事。

直到饭毕,杨鸣又邀他去商务会所小酌。

刘总微醺之际,杨鸣才旁敲侧击地谈起正事。

“刘哥,我就跟你直说了。”杨鸣搂着刘总的肩膀,装出一副醉意朦胧的样子,“我这次单飞创业,不为赚钱,主要是要给家里人一个交代。本钱都是我自己掏的,所以前期量不大。等到家里人支持了,后面的量肯定不会少。”

刘总会意地点点头:“我懂,我懂。杨老弟是个实诚人,做哥哥的怎能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放一万个心,无论订单大小,只要是你这边来的,保准让你优先。”

“有刘哥这句话,我就踏实了!改天刘哥来江城,我一定盛情款待。”杨鸣感激地说。

“说起来我还惭愧呢,你来广城,理应我做东,却让你破费请客”刘总不好意思地说。

杨鸣笑道:“咱们兄弟还说这些做什么?刘哥要真觉得过意不去,下次我再来,全由刘哥安排。”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刘总拍着胸脯保证。

“来来来,干杯!”

就这样,一直喝到凌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