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良民,大大的良民!(1 / 2)

“父皇,父皇!”

已是夜半戌时,二皇子的吵闹声响彻整个寝宫。

皇帝正要更衣睡下,这小子竟贸然前来,不分场合时间还有失身份地大喊大叫。

且不论大皇子心里究竟将皇帝置于何种位置,到底想做什么,哪次见到皇帝不是成熟稳重,哪有这样冒失的时候。

皇帝心中竟在这一瞬有些厌烦二皇子。

“什么事,快说。”

“大哥他,他……”

二皇子自认为胜券在握,一时激动,身躯竟跟着颤抖起来。

自从大皇子去了幽州,他节节败退,终于有万无一失将江朔的军营遣散的把柄了。

“不说朕歇息了。”皇帝越发无意再听。

二皇子自知失态,又换上以往眼高于顶的模样。

“我听说大哥现如今手握大权,日渐傲慢不逊、作威作福了起来。”

“平日里小打小闹我也不想打扰父皇,私下教育一番便是。可今日,他竟然直接逼捐!”

“让京城各大铁商、粮都纷纷捐出全部,不捐的竟以性命相逼!”

“果真有此事?”

堂堂我大乾嫡长皇子,竟用相逼逼迫百姓,这样下去,民心何在呀!

皇帝也了解二皇子夸大声势、常与大皇子起冲突,虽然生气,倒也有几分不确信。

“今日这般晚便作罢吧,明日早朝你召集几个被欺压的商贾,和你大哥朝堂对峙一番吧。”

“若真有此事,我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二皇子心中暗爽,俨然藏不住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次日。

朝堂之上。

江朔二皇子宋家等人一齐到来。

江朔看此阵仗,想也不用想便知是那二弟又知晓了昨日之事,禀报了父皇。

“台下之人无需害怕!二皇子说有大皇子逼捐一事。事实可否果真如此呀?”

宋家等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出头发表意见。

宋家家主此刻冷汗直流,脑子转得飞快。

若说真像事实那般说是逼捐,想必第二天做成人彘被扔上街的就是他们这帮人了。

若说是主动捐的,不仅不得罪江朔,还落了个为国分忧、舍小家为大家的好名声。

此时不承认,更待何时!

总归二皇子大皇子之间,是要得罪一个的。

“草民不敢妄言,逼捐之事纯是坊间传言,都是百姓看我们捐的数目竟如此之大自己推测的,如今高句丽国、匈奴在前,能悉数将我们的存货捐出,实乃荣幸!”

此番言论,不仅将江朔摘地一干二净,还将这些商贾自己束之高阁。

怪不得挣这么多钱,真是一群奸商!江朔心里暗道。

“是呀,父皇。”江朔紧跟着说道。“昨日黄昏之时,他们几个一同光临我府上说了这事,当时儿臣就十分感动。”

“不知怎么晚上到我二弟这里就传成这样了呢?”

江朔将矛头直指二皇子,不仅说他歪曲事实,还隐晦地提出了他一直监视窥探江朔。

“你们有这样的心思,朕真是十分欣慰,等到胜军凯旋归来之时朕一定好好的嘉奖你们。”

二皇子胜券在握地将他们曝光在大堂之上,没想到最后竟成了“给他人作嫁衣裳”。

江朔的军营不但没解散,还名正言顺地征得了这些物资。

二皇子垂头丧气,噤若寒蝉。

“哦,原来是这样!我也是怕大哥为了赢我走了歪路,这才及时制止。”

“我们同为父皇效力,没有输赢,哈哈哈没有输赢呀。”

江朔差点被这虚伪到爆的话恶心地吐出来,他向来光明磊落,心口如一。

怎么也说不出这么粘牙的话。

“父皇,其实我的计划远不止此。我还打算自己做生意,开一个布纺厂。”

“哦?大敌当前,可不要分心呀。”皇上并没有明确同意。

兵权已经占优势了,若是再在财力上长足长进,恐怕以后逼宫就是几天之后的事了。

“请父皇相信儿臣,所得的钱我愿意用来兴修水利,改善民生。”

一时间众大臣哗然。

“我此番南下幽州,深知民之不易,农业为立国之本,大部分百姓为水患所难。”

“再者一旦发生战争,粮草必不可少,所以在我建议注重兴修水利,这才是改善民生之本呀!”

虽然大乾中央流淌着一条母亲河,可是此河却是一条灾害频发的河流。它的所流过的地势都非常复杂,河床泥沙淤积得十分严重,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虽然有目共睹,但却无人治理,原因大家也都知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