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公侯万代,子孙绵延!(1 / 2)

加入书签

李厥穿越的时候并未继承原主的记忆,因此对于大唐社会非常不了解。

不过,就以李厥原主那种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经历,他就算继承了也是啥也不懂。

无非就是面对老李的时候,不至于被这个糟老头子骗的团团转罢了。

“敢问李翁,还有啥办法能做生意?”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蛋疼起来,他咋说也是大唐皇帝,现在竟然要教自己的亲孙子钻大唐律法的空子……

虽说这个空子所有权贵都在钻,但让他这个皇帝亲自教,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吧?

但一想到这孩子连皇位都没了,平生念想不过是想赚点铜钱,他也就释然了。

唉!

谁让这是自己上辈子造下的孽呢!

“其实做生意也不难,比如说你可以买几个奴仆,给他们挂上商籍,然后让他们替你经营店铺……”

“这样啊,如果我不开店铺,只做批发呢?”

“这个官府管不着,你爱咋做咋做!”

“懂了!”

“我改天就买本大唐律去,好生钻研下里边的漏洞!”

李世民听到这话那叫一个郁闷,这孩子咋还钻上瘾了呢?

这要是让长孙无忌听到,估计能气得哭死过去。

毕竟,大唐律可是这家伙修订的!

“咳咳……身为君子,岂能一直想着钻律法之漏洞?”

“你现在好歹也是个有爵位的人了,可以拥有自己的田产、庄户、奴仆之类,根本没必要跟升斗小民抢生意吧?”

“李翁,小子不是想跟别人抢生意,小子只是想带动更多人富起来!”

“大唐太穷,百姓太苦!”

“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唐国富民强,屹立世界最高峰!”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话垫底,李世民一定会被李厥给整崩溃。

这孩子就认准大唐穷,百姓苦了吧?

真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得出这个结论的。

不过这孩子所言的“驰道”确实颇为有理,光是这一条就足够朕给他封个爵位了!

“咳咳,李冢,以后切莫将大唐穷弱挂在嘴上,以免惹来祸患……”

“弱大唐穷弱,那被大唐打跑的突厥成啥了,被大唐征服的西域诸国又成了啥?”

“你总这么说,容易招人恨!”

“哦?”

李世民交代完这些,当即对李厥道。

“这两天会有人带你去咸阳县的封地,按照大唐律法,男爵是有三百户的食邑,外加五百亩永业田的。”

“不过这些是朝廷给的,除此之外,我在咸阳还有点产业也一并给你吧。”

“这……”

李厥见李翁又送爵位又送地的,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翁,咱们非亲非故,你就又送我爵位又送我田地的,比我亲祖父对我都好,让晚辈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啊……”

“你就当我是你亲祖父吧!”

李世民撂下这句话就离开了李厥的小院,坐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回到了皇宫。

接下来很长时间他都不会再见李厥,一来是要避嫌,二来则是要准备对薛延陀的战斗了。

大唐自从打败了突厥,原本属于突厥的领土就被薛延陀占据。

如果薛延陀听话,李世民也不介意让他们捡点便宜。可现在薛延陀越来越嚣张,既抢大唐边境百姓,又要跟大唐和亲,简直是岂有此理。

只是一想到战争一起,他就不能修建驰道,这让他多少有点闹心。

“不过,其它地方倒是可以先搞起来,比如说长安到高句丽的驰道……”

在李世民忙着征讨薛延陀时,李厥也没闲着,一边忙着接收三百庄户,一边在咸阳县令的陪同下接收属于自己的五百亩永业田。

所谓永业田,即世代可以继承的田地。

原则上说,李厥可以在百年之后将这些田传给子孙后代。

然而,在接收庄户的时候,李厥深刻的感受到了大唐的贫穷。

庄户中竟然有一半的人是补丁摞着补丁,剩下的一半也好不到哪儿去,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补丁的衣服。

至于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则有一多半穿不上裤子,有的条件好的人家,能给孩子找个大棉袄套上,就已经算是相当殷实的人家了。

“怎会如此穷困!”

负责主持分配庄户的县令曹阳闻言,无奈的笑了笑。

“小郎君,您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人,一生下来就有高贵的爵位继承,自然不知百姓之苦。”

“这还是贞观年来,陛下仁慈,时不时的减免赋税,这才让他们吃饱了饭。您要是早些年来,恐怕看到的就是另一副景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