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救人(1 / 2)

三日后。

黄昏时分。

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他身穿道袍,手持拂尘,一路上以化缘为生。正是清心观的小道士张振仁,谢绝了沈员外的挽留和重金答谢,继续寻找自己的机缘。

夜晚时分,张振仁路过一个村庄,抬头看了看天色已晚,看来今天要借宿了。他看到一户人家还亮着灯,便前去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老者,他看到张振仁一身道士打扮,这个小道士年纪不大,,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庄重。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生来就与道有缘。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宛如一泓清泉,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老者不觉眼中露出了一丝惊讶,但随即热情地邀请张振仁进屋。

张振仁看了一眼屋内,家徒四壁,室内空空如也,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和一个简陋的土炕,房顶也年久失修,不过屋内却打扫得非常干净。地面上没有一点杂物,桌椅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土炕上的被褥虽然破旧,但是却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渍。墙壁上的灰尘和蛛网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让人感到一丝清新。窗户上的破纸也被重新糊上,让阳光可以照进房间。

老者将张振仁请进屋内,倒了碗水,拿出锅里刚热的仅有的一个黑面馍馍,有些局促的说道:“小道长,老朽家境贫寒,没有好菜好饭招待,还请道长见谅!”

张振仁看了看唯一的馍,双手接过,放在桌上,然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干粮大饼,一起放在桌上。合手作揖:“无量天尊,施主仁德,小道感激,今日我与老丈有缘,我们一起吃吧!还请老丈莫要推辞!”

说完,一口拿起黑馍,几口就咽了下去,然后,拿出一张饼子递给老丈,又拿了碗,给老丈端了水。

老者再三推辞,张振仁说道:“老施主宅心仁厚,况且尊老乃是我等修道之人课业,施主请莫要推辞!”

老者见状,不再推辞,兢兢兢兢的接过大饼,掰开一小截,放入口中。

待老者把饼吃完,饮了水,张振仁轻声问道:“还不知施主大名,小道感激老丈收留之恩!”

老者摆了摆手:“不敢,老朽免贵姓刘,你就见我刘老汉吧!”

张振仁看了看老丈,这位农村老人,脸上布满了如沟壑般的皱纹,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清晰可见。他的头发花白,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朴实和坚定,仿佛经历了世间的沧桑。他穿着一件朴素的棉衣,上面沾着些许泥土,衣服的颜色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鲜艳。他的手粗糙而有力,上面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但是印堂饱满,眉毛浓密,眼睛明亮,下巴圆润,不似无福之人,便好奇问道:“小道粗通观像之术,看老丈面相,应该是有福之人,却不知为何如此?”

老者叹了口气,说起了往事。

这位老者的人生之路可谓是崎岖不平、饱经沧桑。命运似乎对他格外残酷,让他承受了无尽的苦难与挫折。先是心爱的小孙子突患奇症,令整个家庭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孩子痛苦不堪的面容,老者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为了拯救宝贝孙子稚嫩的生命,老者义无反顾地倾尽所有家产,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与此同时,儿子和儿媳眼见家中经济拮据,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他们日夜辛勤劳作,只为能多挣一分钱来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全家竭尽全力对抗病魔之际,一个噩耗再次降临——儿子在深山采药时不慎跌落悬崖,双腿骨折重伤。这一沉重打击犹如雪上加霜,将本已摇摇欲坠的家庭推向崩溃边缘。如今,老者不仅要照顾年幼患病的孙子,还要照料受伤卧床的儿子,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张振仁听后百感交集,对老者说道:“不知令孙现在何处?小道粗通医术,可否让我看看?”

老者看了看张振仁的眼睛,不知为何突然感觉就是相信眼前的道士能医好自己的孙子。连忙起身:“道长请跟我过来!”

两人出了门,转了一个弯,边上没多远就是老汉儿子的家。进了家门,在这间简陋的农舍里,老人的儿子无力地躺在炕上,面色苍白,腿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儿媳妇则在一旁忙碌地熬着药,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担忧。小床上,孩子静静地躺着,脸上带着一丝痛苦的神情。整个房间家徒四壁,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老人对二媳妇说:“这位道长会医术,来看看孩子的病!”

儿媳妇看了看小道士,不知为何,突然脸色一变,就跪在张振仁面前:“求道长救救我孩儿……”

张振仁连忙扶起妇人,说道:“快快请起,折煞我也!”

说完,看了看床上的孩子,翻开眼睛看了看,又摸了摸脉搏,抬头看了一眼房梁:“无妨,有救。”

说完,对老丈和妇人说:“准备一个火盆,记得要干木材,老丈,准备一碗菜籽油!速速去,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