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战前三(1 / 1)

说完,太子朱厚照放下手里的棍子,对着在场的众人抱拳行了一礼。

场上的众人又一次惊住了。特别是四位内阁和六部的几位堂官。太子的表现可以说是超出了他们想象。

今日听闻倭国竟有银矿存在之消息!此乃何等振奋人心之事啊!然而,文臣们却是心中怨念丛生。毕竟,他们刚刚被皇帝摆了一道,这让他们颇为不快。不过,无论如何,攻打倭国已是势在必行。每年数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如此巨额财富,岂能轻易放过?况且,如今海禁已开,两个工业区也已蓬勃发展,红薯更是得到广泛普及大明已然迈入了一个繁荣昌盛、前所未有的盛世社会!

在这个盛世之中,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城市里繁华热闹,商人往来频繁;乡村间稻麦飘香,百姓生活富足。而这一切的成就,皆离不开皇帝的英明决策与文臣武将们的共同努力。此时此刻,面对倭国银矿这一巨大诱惑,众人皆知必须果断出击,以保国家利益不失。于是乎,一场激烈的讨论就此展开——究竟该如何攻打倭国,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呢?这无疑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首要难题。但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艰难,大明都将坚定地向前迈进,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

在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它不仅是这个时代文臣们心目中的大同世界,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国度。在这里,百姓们不再饱受饥饿之苦,人人都能饱腹;皇帝心怀仁慈,广施恩德;而太子则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可以说,这一切美好景象正是那些怀揣理想的文官们毕生所追求的目标与愿景。

此刻,这些个文官彻底的服气了。太子讲伐日战争分为三步,尤其是利用朝鲜国,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一阵沉默后,首辅刘健走出队列,拜倒在地:“陛下,老臣今日见太子之表现,老臣死而无憾!老臣代表内阁,支持这一战!”

说完,其余三名内阁成员也是拜倒在地。

兵部尚书王华和其他几部的部堂也纷纷拜倒,表示支持这一战。

“好!”弘治皇帝大喜!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中期后,皇帝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内阁同意,如果皇帝的圣旨不经过内阁同意,圣旨都不能称为是圣旨,称为“中旨”。官员是有权利拒绝的。

因此,明中后期的皇帝要么气的不管事,比如万历皇帝朱诩钧,几十年不上朝!要么就是频繁的换内阁成员,比如末代皇帝崇祯,要么就是利用太监来对付这些个文官,比如咱们的正德皇帝的“八虎”和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魏忠贤。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沾上媚上的名声。读书人如果得罪皇帝被罢官,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是好事,这叫“养望!”有很大机会就会东山再起。如果名声坏了,就算是位居首辅,也要遗臭万年!

古代做官,很多时候名声比性命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