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2)

能够留在西秦县,李家村所有人都感到很高兴,终于不用再餐风露宿、艰辛跋涉了,他们一路从肃州老家走到西秦县,途中的艰辛非言语能道明。

西秦县不干旱,小溪、小河里的水量还挺丰富。老百姓只要有地,在地里种下种子,精心伺弄几月,便能收获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

对初来乍到的李家村人而言,西秦县有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个好地方!

可激动欣喜过后,他们很快又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赵县令仁慈,不仅同意让李家村人将户籍落在西秦县,还特意圈出一块地方,允他们在那里建造屋舍以居住。

可有地方建房又如何呢?这并不能解决李家村人目前的困境。

干旱两年加上这次举村逃荒,李家村大部分人都已经身无分文,更有一部分人连半粒粮食都不剩了。他们能走到这里,已经是忍饥挨饿,靠着毅力和运气一路坚持了。

如今就算有一块地可以建房,他们也没有银钱去买间建房子的材料。当然,这个问题并不算多严重,毕竟山上有树、有草、有石头,勤快些的人,一两天就能搭一个草棚子先住着。

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填饱肚子。他们身上没有银钱,手中没有粮食,更没有能耕种的土地、种子和农具。

可即便是现在就开始耕种,等地里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估计也早就饿死了。

李村长一家作为李家村最富裕的人户,如今也没剩多少余粮了。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总共也只剩下百十来两银子。

西秦县良田十两银子一亩,一般的田地也要五两银一亩,就连荒地,也需二两银一亩。

李家村有一半人,把全部家当都倒腾出来,也只够买上一、二亩荒地。更有几户贫穷些的,一家子身上的铜板全搜刮出来,也买不上半亩荒地。

与农户而言,没有土地,就是没有根,没有生活的希望。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县城里找活做,运气好,也需能糊口。

运气不好,要么一家子去地主家给人当长工、做佃户,要么…就是卖儿鬻女,换得几两碎银,再慢慢苟活。

李家村人聚在赵县令给划分的“新村子”里,举目四望,一片苍凉。左右两座小荒山,夜色朦胧中看着,活像是两座巨大的坟茔。小荒山后面连绵的几座大山,在夜里也像是会吃人的巨兽。

众人围坐在几个火堆前,脸上的神情都有几分愁眉不展。

李村长倒还算淡定。他虽然还不知道艾四公子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却莫名有种信心,他们跟艾四公子干,决计饿不死。

艾四公子之前说能定居下来,他们如今可不就成功留在了西秦县么?

或许是胤禛编的故事太完美,又或许是因为柔嘉的高人形象太逼真,总之,现在的李村长,已经对“他们是高人之徒,特来救助受苦难的百姓”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了。

等村里人七嘴八舌说得差不多了,李村长这才站起来,大声宣布道:“大家伙儿别担心!我昨日就和艾四公子商量好了,咱们村的人都留下来,以后都帮着他做事。他会给供我们饭吃,还给发放工钱。”

“你们各家各户能做活儿的,都先去帮艾四公子做事,工钱一日日攒下来,总能多买上几亩地。以后啊,说不准还能有好日子过哩!”

李家村众人顿时油炸开了锅,又开始讨论起来,消极颓丧的情绪也散去了大半。

有个年纪颇长的族老拄着拐杖站起来,对着李村长就是一顿吹胡子瞪眼地指责:“小石头啊,你如今都是当爷爷的年纪了,怎么还这么调皮!这么重要的消息,还故意瞒着不早说,让大家伙儿白白担心了这么久。”

李村长憨笑一声,“七叔公,您别生气,我就是一时高兴忘了说,先前见大家讨论的激烈,也想听听大家伙儿的看法,这才没第一时间说。”

“这不,我看时辰晚了,担心大家晚上睡不好觉,及时说了这个好消息,也能让你们都放心。”

七叔公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很好,咱们村有福气啊,能遇上赵县令这样的好官,和艾四公子这样的贵人!”

他提着拐杖重重地杵了杵地面,提着嗓子咳嗽一声,周围的人逐渐安静下来。

七叔公虽已经是花甲之年,身体却很康健,一路逃荒赶路,他也没生病倒下。

他的声音苍老浑厚,似带着一种岁月的深重感,响在李家村人耳畔:“大家都别讨论了,早点睡觉。明天都抓紧时间把地坝整整,该搭棚子的搭棚子,早些收拾利落了,好给艾四公子他们办事!”

七叔公在李家村辈分极高,他说的话,有时候比李村长的话还管用。就像此刻,他简单两句话,就让李家村众人情绪冷静下来,并本能地照着他说的做。

虽然李家村众人今夜仍然露宿在荒野,但他们心里对未来的日子有了期盼,头一次睡得酣甜,梦里嘴角都蓄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