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庞三家的在贾敏身边伺候多年,迎来送往的事都是做惯了的,更何况又是贾敏娘家人,这样想着,庞三家的退出了主房,去了待客的偏厅。说是偏厅,其实也不远,就在正院的小偏厅。

庞三家的一进去,就瞧着两个穿着不凡的媳妇坐在那儿吃茶,于是便笑着走了进去,“让两位姐姐久等了。”

周瑞家的见人走了进来,连忙放下茶碗站了起来,倒是赖大家的,不慌不忙地把茶喝完,轻笑一声,道:“去南边了这么些年,你的架子倒是越来越大了,叫我在这里好等。”

庞三家的本就是从贾母院子里出来的,拨给贾敏屋里,从小与赖大家的一块长大,两个人感情好得很,自然听出话里的取笑之意,笑道:“我们前脚回来,你后脚就上门来了,你这人就是天生的刀子嘴,知道的呢说你心里惦记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早些年我欠了你多少,这么上赶着过来。”

赖大家的见被取笑,轻轻的拍了一下庞三家的,笑道:“你这嘴也不比我差多少。”

庞三家的又与周瑞家的打了声招呼,吩咐丫鬟重新上了茶点,三人又叙了一回旧,才说起正事来。

“自从收到姑奶奶的信,老太太就数着日子等着呢,”赖大家的笑道:“这会子也是一刻都等不了,立刻就打发了我们俩过来,给姑奶奶还有姐儿请安。”

“我们太太心里也记挂着姑奶奶呢,”一旁的周瑞家的立马跟着说道:“我们太太说,姑奶奶这么多年才回来,想必京里的情况都不了解,有什么事情只管打发人来问,千万别客套才是。”

庞三家的知道周瑞家的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笑着打着哈哈,解释道:“我们太太心里也记挂着老太太并府里的老爷太太们呢,多年没见,也不知老太太如何了,原是打算今儿回去看看,只是刚回来,家里也一堆事要处理,再加上车马劳顿,实在是抽不开身,姐姐回去,在老太太面前好生美言几句,等过两日带着我们老爷少爷小姐,一起回门,岂不热闹?”

赖大家的笑着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周瑞家的倒是有些意外,怎么说她们两个一个代表的贾母,一个代表的王夫人,本就是娘家人,贾敏再怎么忙都应该抽空见一面的,谁承想这一趟下来,正主面都没露一下。

不过周瑞家的是个人精,自然是不会在赖大家的面前表露出不满,更不会在主人家甩脸子,一句话都没说。

几人又说了几句,见天色不早,两人站起来请辞,庞三家的起身相送,都走到侧厅门口了,不知怎么的,庞三家的不知脑子里是怎么想的,鬼使神差地来了一句,“要不我去后面看看,带你们见见我们姑娘?”

赖大家的周瑞家的听了这话,眼睛一亮,能见到黛玉自然是好的,回去了她们也好交差。

黛玉住在贾敏院里的西跨院,从西厢房开辟出来的一个小小的院子,五六间房,住着奶嬷嬷并五六个小丫头,宽敞得很。里头三间就是黛玉的屋子,左边一间是卧室,右边一间是书房,屋子是早就收拾好了的,林瑜早就按照黛玉的喜好将屋子里外都布置了一遍,又添置了好些女孩子的玩意儿,这会子黛玉过来,不过是在书房放了几本书罢了,丫头们收拾得也快。

书房布置的简单,一进屋,引入眼帘的便是一面墙的书架,上面摆着满满的书,零星几个格子,放着几个摆件充作点缀之用,黛玉端坐在临窗的炕床上,好奇地看着眼前两个穿着不俗的媳妇,从前就听她母亲说过,外祖家的规矩与别家不同,瞧着这两人的穿着,果然是不同的,里里外外都透露着有钱豪横的气质(土)。

赖大家的周瑞家的进了书房,给黛玉行了一礼,“给姑娘请安。”好歹是代表长辈过来的,黛玉微微点头,算是表示敬意。庞三家的从中介绍,道:“姑娘,这就是舅老爷府里的两位妈妈,这是老太太屋里的赖大家的,这是二舅太太屋里的周瑞家的。”

黛玉抬手请她们两个坐下,哪怕黛玉是个小女孩儿,赖大家的也不敢在她面前托大,庞三家的就在这里,事后肯定告诉贾敏,那位姑奶奶谁敢招惹,更何况一个再小也是主,一个再大也是仆,两人哪里敢坐。

两个婆子搬来了两把杌子,黛玉再三请坐,赖大家的才坐了下来,他都这样了,周瑞家的自有跟着的份。

黛玉开口笑道:“这次回京,原该父亲母亲上门拜访的,哪知外祖母竟然先派了两位妈妈过来,倒是有些怠慢了。”

赖大家的笑道:“老太太想得紧,让奴婢们先来看看,只是不巧得很,姑太太正歇着,奴婢们不敢打扰,佛祖保佑,能见到姑娘,奴婢们回去也有话说与老太太听了。”

“那妈妈们回去可要说些好话,过些日子我可是要上门拜访的,”黛玉取笑着说道:“我自幼随着父亲母亲在扬州长大,还未曾见过外祖母舅舅舅母,家里的人也不认得。”短短几句话,开的玩笑也足以展示黛玉的和气。

赖大家的笑着把家里的人都介绍了一遍,说得倒也清楚。黛玉嘴角含笑听着,时不时的问几句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