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2 / 3)

解。

但在大清后宫生活了六十年的老琪琪格不会说汉话怎么可能呢?

任谁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六十年,也能学会当地的地方话,好不好。

这是琪琪格管用的伎俩,她生性疲懒,不爱管事。

虽然当了六十年的太后,但前期有太皇太后坐镇,后宫有什么事,都烦不到她。

后来虽然玄烨命硬克妻,三个皇后一个长寿的都没有,但玄烨会用人,命惠荣德宜四妃协理后宫,相互掣肘,倒也相安无事。

即便如此,身居高位的琪琪格也有不得不被架起来时候,被众人闹着处理一些事情。

时间长了,琪琪格想到了一个妙招------假装听不懂,她是蒙古人,不会说汉话,只会说蒙语不是正常吗?

于是众人说什么她都听不懂……

反正也没人敢拆穿她。

到了她的宁寿宫只要磕头请安,吃好喝好就行了。

慢慢的果然没人来打扰她了。

连带的自己养大的小滑头胤祺也学会了,竟然声称九岁前没学过汉话汉字。所以文章策论,诗词歌赋通通是后来补的,会而不精。

用来逃避玄烨的考教。

"好孩子,不着急,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咱们先做正经事。"一指坐在旁边椅子上,满头珠翠的女人道。

"这是懿靖大贵妃,也是咱们蒙古来的,原先住在麟趾宫,现在和我挤在一起,成了邻居。"

"你就叫她贵母妃吧。"

懿靖大贵妃,琪琪格知道,但是不熟。

因为自博果尔死后,这位太妃就很少出现在人前了。

和琪琪格接触不多。

琪琪格后退半步,弯曲膝盖行礼道"贵母妃吉祥。"

说罢并没有等娜木钟回礼,反而站起身来,微微笑着看向娜木钟。

娜木钟神色淡淡的侧了侧身子 。已示回避。

心中暗想,这个小皇后不简单,临危应变的本事不错。

这个礼行的极好,不轻也不重,既表达了对先帝贵妃的敬重,有没有降低皇后的身份。

大玉儿后继有人了。

只是这心中为什么这么不痛快呢?自己的儿子不如福临,这儿媳妇也不一定能比得过这小皇后。

想当年我娜木钟那方面都比她大玉儿强。

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诚不欺我。

转念又想到,如今做在那上面的是人家的儿子,自己的果博尔还要在福临手底下讨生活。

为了孩子,计较这些做什么?

想罢,站起来,从侍女的手中取过早已备好的送子观音。

"这是我老婆子的一点儿心意,望皇后娘娘不要嫌弃,祝您和陛下和和睦睦,早生贵子。"

琪琪格扭头看向太后,双目忽闪忽闪的,无声的问该怎么办?

果然太后娘娘开口提点道: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这观音收了去,"

"这可是贵太妃的宝贝,连端顺公主成婚的时候都没舍得给,想不到今天便宜你了。"

"谢谢太妃娘娘。我很喜欢。"

琪琪格回礼致谢道,只不过这送子观音真是白送了,上辈子的自己终其一生都没有承宠,哪里会生儿育女。

拉扯客气一番后,琪琪格到偏殿稍事休息,大玉儿和娜木钟留在后寝殿闲话家常。

天已经黑了,月光如流水一般泻了下来。给窗户披上了一层银纱。

琪琪格斜躺在坤宁宫的软榻上,一动不动,双目发直。

眼睛正对着头顶上刻着的龙凤呈祥横楣,略一转头看见的是大红色的百子千孙帐,桌子上放的香炉也雕的是和合二仙,福寿禄禧。

触目所及无一不在提醒着她现在才是真实,能摸着,能看到,能感受到。

而那个活了七十多年的琪琪格反而像是梦里的故事。

但她知道不是,她曾真实的活了七十多年。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脚不着地的忙了一天,根本顾不上思考。夜深人静之后才有时间捋一捋。

想当年自己死了以后,因为碰触不到想要的东西,尝不了想吃的食物,感应不到时光流逝,光阴变化,找不到说话的对象。

无聊苦闷的自己就开始在皇宫里游荡。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太和殿、保和殿,前朝大臣的值班房,

储秀宫、延禧宫、传说中闹鬼的冷宫,

御花园、金水桥、祭祀祖先的奉先殿,

对,就是奉先殿,当自己再一次去奉先殿寻找是否有同伴时,正碰上玄烨给祖宗们上香。

看着玄烨的新增的白发,微坨的肩膀,一时母爱大